上半年可持續債發行額料按年升15% 余偉文:研代幣化技術應用於可持續金融領域

更新時間:15:48 2025-09-03 HKT
發佈時間:15:48 2025-09-03 HKT

香港綠色周將於9月8日開幕,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撰文指,下周將迎來香港綠色周2025,屆時逾60家本地及國際公私營機構將舉辦超過40項活動,吸引來自全球和本地數百位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公共政策制訂者、商業領袖、專家和學者齊聚香港。

香港綠色周2025下周舉行

余偉文指出,氣候變化正不斷加劇。2024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氣溫首次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攝氏1.5度。隨之而來的是極端天氣事件,令全球18個國家糧食危機惡化,以及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氣候變化也將威脅全球經濟。科學家估計,氣溫每上升攝氏1度,可能會導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下降12%。

香港對氣候變化亦有切身體會。今年上半年一反常態的乾燥炎熱,降雨量累計僅為同期正常值的41%,7月以來則接連經歷十號風球和連場暴雨水浸,香港天文台破紀錄在八日內發出四次黑雨警告。市民的日常生活,以至機構的正常營運,無不受到影響。

如何緩減氣候變化,並提升氣候韌性,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令人鼓舞的是,亞洲地區堅守氣候承諾。但將承諾付諸行動,需要資金的支持。根據市場預測,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每年需要至少1.1萬億美元的投資來緩解及適應氣候變化,而實際資金缺口達8,000億美元。

助各地將碳信用市場國際化

2024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包括債券及貸款)達844億美元,按年升61%。其中,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達431億美元,當中私營機構發行人約佔八成。今年以來香港的可持續債務市場繼續穩健增長,2025年上半年發行總額估計可達到343億美元,按年升15%。

此外,科技發展為可持續金融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代幣化技術有助債券市場,包括綠色和可持續債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透明度及促進投資者參與。金管局正積極研究如何將代幣化技術應用於其他可持續金融領域,例如碳信用市場,從而利用科技進步提升跨境交易的效率,協助各地將其本地碳信用市場國際化。目前,相關概念驗證正在進行中,有望年內完成測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