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本月底舉行 逾300間學校參展 料逾5萬人進場參觀

更新時間:20:26 2025-11-11 HKT
發佈時間:20:26 2025-11-11 HKT

為加強內地家長對本港教育體系的認識,津貼小學議會、香港津貼中學議會、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以及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將於11月28日至30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第三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身兼教育展籌委會主席的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作芳表示,至今已有逾300間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大專院校參與,數目是歷年最多,預計今年逾5萬人進場參觀。

9個辦學團體參展 設兩場AI主題講座

張作芳今日(11日)出席傳媒活動時表示,今年有9個辦學團體參展,包括官立學校、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東華三院、九龍樂善堂、仁愛堂、香海正覺蓮社、路德會、佛聯會及仁濟醫院。教育展設有兩場以人工智能(AI)為主題的主題講座,分享學界在校園如何善用AI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碼素養及相關技能。

為令到場參觀的家長了解心儀入讀的學校,張作芳亦指,今年繼續在微信小程序提供以VR預覽參展學校及其資料、學校面試區及筆試區;並設有多個模擬課堂供內地家長預先報名,讓內地學生在模擬課堂中,初步感受港式教育與內地教與學的不同。至於去年新增網上報名平台甚受家長歡迎,今年仍會繼續提供,方便即場報名的家長可以用同一表格,向心儀學校報名。

資小校長會:學校提供適應措施予新來港學生 不會特別遷就

近日有小學批准學生於校內測考使用簡體字,引起外界關注。被問及有內地背景學生來港就學時,如何協助他們適應,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鍾麗金表示,應用繁體字教學是本港學校的傳統,不少學校會提供適應措施予新來港學生,但她認為校方不會特別遷就學生,家長需配合學校的教學語言,協助子女盡快適應在港的學習及生活。

至於中學的情況,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副主席陳狄安表示,考評局向來接受考生在中學文憑試以繁體字或簡體字作答,相比以繁體字作答,他認為有內地背景學生更需掌握閱讀繁體字的能力,並形容中文科閱讀理解可能對他們而言較困難。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李伊瑩認為,中學在處理學生於測考中使用繁體字或簡體字方面較小學寬鬆,即使學生在考試中夾雜兩種字體作答,「老師一般不會執得太緊」。她認為最重要是能否達到考核目標,於測考中反映學生的學習所得。

此外,陳狄安透露,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近日與澳洲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合作,推出校長推薦入學計劃,如學生在中學文憑試的預測成績達5科至少16分,經校長推薦入讀,可獲格里菲斯大學無條件取錄。

記者 陳嘉婉

延伸閱讀:

大灣區教育展7月舉行新增「模擬教室」 逾220間香港學校參展

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 逾330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