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開展為期4年DNA檢測計劃 篩查9000名成人 以識別罹患早發性糖尿病高風險群組

更新時間:22:08 2025-11-03 HKT
發佈時間:22:08 2025-11-03 HKT

早發性糖尿病是全球的「隱形殺手」,香港中文大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由2024年起展開一項為期4年的「賽馬會精準防控早發性糖尿病計劃」,旨在透過唾液DNA檢測,結合基因標記與其他風險因素,為9000名18至44歲、未曾確診糖尿病但有糖尿病風險的人士進行篩查,期望識別出未來10年內可能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人士,協助他們及早預防或延緩發病。

以唾液DNA檢測 精準防控早發性糖尿病

為了應對早發性糖尿病愈趨流行帶來的挑戰,中大於去年5月正式啟動「賽馬會精準防控早發性糖尿病計劃」,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逾6100萬港元支持,由中大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主導,並與亞洲糖尿病基金會、聖雅各福群會及多個社區醫療夥伴合作推行。

該計劃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表示,在香港,每10名成年人中便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其中每5名成年患者中,就有1人屬於早發性糖尿病,即在40歲前發病。根據中大於10多年前首次發表的研究結果,早發性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較遲發病的糖尿病患者高1.5至兩倍。

中大稱,該計劃參加者會接受唾液DNA檢測,結合基因標記與其他風險因素,以演算法識別具有糖尿病遺傳傾向的高風險人士。高風險人士將進一步接受尿液與血液檢測,包括俗稱「飲糖水」的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確診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士會接受自身免疫、胰島素標記檢測,並轉介至社區的基層醫療醫生接受資助治療。

該計劃首席研究員、中大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所長陳重娥表示,「糖尿病是可預防和可治療的,挑戰在於在正確的時間,由正確的人在正確的環境中,以正確的策略治療正確的患者。」中大期望與社區各界合作,將這些醫學知識轉化成可持續解決糖尿病的方案。

本報記者

延伸閱讀:

中大收生分數中位數上升 理科就業前景具吸引力

中大醫院調整服務價格 逾千項目減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