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舉辦「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 外交部前大使羅林泉、孫功誼主講

更新時間:00:01 2025-10-31 HKT
發佈時間:00:01 2025-10-31 HKT

隨着國家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其外交政策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孔子學院和內地發展處聯同外交學院昨日合辦「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探討國家外交政策發展,由中國外交部前大使羅林泉、孫功誼擔任講者,分享外交外事知識與他們親歷的外交故事。

林大輝:為國家外交事業貢獻力量

林大輝致辭時表示,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時,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並為國家的外交事業貢獻力量。理大提供
林大輝致辭時表示,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時,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並為國家的外交事業貢獻力量。理大提供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在致辭時表示,他與理大校長滕錦光於今年9月一同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典禮,見證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取得輝煌成就,對此感到自豪。他指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時,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並為國家的外交事業貢獻力量。他亦呼籲理大師生在立法會換屆選舉踴躍投票,形容是次選舉意義重大。

前大使分享外交知識與親歷故事

羅林泉(左)和孫功誼(右)在問答環節中回應提問。歐文瀚攝
羅林泉(左)和孫功誼(右)在問答環節中回應提問。歐文瀚攝

在是次講座上,歷任多項外交職務的羅林泉以「外交外事知識與親歷外交故事」為題分享。他憶述,2011年中國從利比亞撤僑時,時任中國駐希臘大使的他,在希臘政府支持下,於數小時內租用3艘郵輪,幫助1.3萬名中國公民從利比亞撤離並經希臘回國,「這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行動最快、效果最好的中國公民海外保護行動。」

曾任中國外交部非洲司正司級參贊、擁有豐富非洲外交工作經驗的孫功誼,以「『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論與實踐」為題分享,他提到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又指對非外交是國家的外交重點之一,「在當前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戰略博弈和多邊國際鬥爭當中,非洲是中國可以依靠的一個重要力量。」

於問答環節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理大電動車研究中心主任陳清泉表示,他在到訪瑞典期間,當地官員均讚揚中國外交的強大。另外,有學生問及將來人工智能(AI)翻譯可否應用於外交層面,孫功誼回應指,不排除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認為各人運用非母語的語言時或有不準確之處,AI在協助翻譯平日較少用的語言方面亦有幫助。

記者 歐文瀚

延伸閱讀:

理大|國情教育活動厚植家國情懷 逾250師生及多個界別代表出席

理大推「教育4.0」 新任副校長曹建農:2026/27學年推AI必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