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跨科合作 電影學生扮「病人」模擬實習 助物理治療學生裝備臨床技巧

更新時間:11:32 2025-10-21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10-21 HKT

為協助學生在實習前準備好面對真實病人,聖方濟各大學(下稱方大)的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課程繼採用「模擬式學習」後,近期與校內的電影與媒體製作高級文憑課程合作,由該課程的師生擔任「標準化病人」,配合今年初投入運作的「智能模擬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貼近真實病房環境的學習場景。方大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課程主任蔡靜雯表示,跨課程合作有助學生裝備好相關技巧,讓學生「從理論過渡至實踐」。

方大協助學生「從理論過渡至實踐」

聖方濟各大學早於2022年引入源於英國和澳洲的「模擬式學習」,方大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課程主任蔡靜雯接受訪問時表示,「模擬式學習」容許學生在可控環境下學習高風險操作,亦可在過程中培養不同的軟技能如自信心、臨床推理能力與溝通技巧等,讓同學「從理論過渡至實踐」,為真實臨床情境作準備。

該課程於去年推出全港首個以廣東話教學、專為物理治療教育而設的「標準化病人」計劃,蔡靜雯表示,當時課程為此公開招募演員擔任「標準化病人」,本學年開始則與方大電影與媒體製作高級文憑課程進行跨學科合作。她解釋,「標準化病人」在學生上課前會知悉該節課堂的學習目標,以及「統一化」所有「病人」的設定如場景、病況等,除此以外,雙方的對答內容等可由「病人」自由發揮。

蔡靜雯透露,這兩年受訓的「標準化病人」預計共有66人,包括47名專業演員及19名醫護專業人士,涉及安全、溝通、照顧者教育及跨專業協作等合共7個主題課堂,當中35人將於本學年接受訓練。

此外,方大的「智能模擬實驗室」於今年初投入運作,蔡靜雯指出,實驗室在設備上務求逼真,例如配置了醫院級設備如中央監測系統和呼吸機等,讓學生能在貼近真實的環境練習及回顧過程。方大電影與媒體製作高級文憑課程主任陳樹幟表示,該課程的學生於過去數星期已扮演過不同類型的病人,認為是表演實習的機會,加上學生會將表演過程攝錄下來,相信學生能從過程中獲益。

學生︰由不認識的人扮「病人」助更認真應對  

田啟文在過程中曾扮作口齒不清、感冷感餓等,促使同學應對突發情況。歐文瀚攝
田啟文在過程中曾扮作口齒不清、感冷感餓等,促使同學應對突發情況。歐文瀚攝

擔任電影與媒體製作高級文憑課程顧問的資深演員田啟文認為,這種合作模式值得推薦,因物理治療學學生能藉此更了解現實環境中的突發情況,而扮演病人的學生亦可調整自己的演繹方式,「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演出方法」。

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四年級學生林藹怡表示,由其他人飾演病人,相對由同一課程的學生扮演會更真實,因外來演員的表現各有不同,令她們處理各「病人」的方式都不一樣,加上本身不認識對方,「如果同一學系同學做的話,可能出現搞笑情況又不能忍笑」,但面對外人時則能更認真應對,亦讓她們學習如何向普通病人解釋複雜名詞。

蔡靜雯引述上學年218名參與課程的學生的問卷調查,當中近9成人認為這種訓練有助提升臨床推理(clinical reasoning)的信心,85%學生認同有助他們應對病人互動,故校方未來會繼續於課程中推展模擬訓練和「標準化病人」計劃,亦希望推動跨專業的合作和研究。

記者 歐文瀚

延伸閱讀︰

聖方濟各大學攜手親親數碼平台 產學合作開發長者電子藥物及保健平台

方大研究:本地年輕人為家庭職涯留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