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學校管理風波 │ 美國路德會︰校方名下3物業無出售限制

更新時間:07:00 2025-10-17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10-17 HKT

香港國際學校(HKIS)近日爆出管理風波,至近日創辦該校的美國路德會(LCMS)與學校管理層(HKISAL)之間的矛盾再度升級。美國路德會昨日發表聲明,指控校方管理不透明,並指其名下的3幢分別位於淺水灣、赤柱及大嶼山的物業,資產價值超過6.5億元、並沒有出售限制,與校方早前向持份者稱資產「不能出售或變成貨幣」的說法有所矛盾。校方回應指美國路德會「抹黑」,並指美國路德會所指涉的淺水灣、赤柱兩幢物業均為教職員宿舍。

香港國際學校管理風波 │ 校方:淺水灣及赤柱物業為教職員宿舍

是次風波源於美國路德會(LCMS)於2025年9月入稟高院,對HKISAL提法律訴訟,指控校方多年來違反雙方的營運協議及《教育規例》等,而校方管理層曾向本報回應指,有關指控缺乏事實根據且具誤導性。據悉,事件引起家長關注,HKISAL其後曾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及學校持份者說明情況。

對於HKISAL與家長的溝通,美國路德會昨日發聲明指,質疑校方解釋其擁有巨額資產時,指其名下物業「均不能出售或變成貨幣(cannot be sold or monetized)」、且不具有商業價值的說法,美國路德會反駁指,根據香港土地註冊處的文件及相關證據,顯示實際情況與校方說法截然不同,而3幢物業為一幢位於淺水灣的物業、一幢位於赤柱的物業,以及位於大嶼山的度假住宿設施。路德會強調,這些物業均可變現,相關政府租約中並無任何限制條款。

此外,美國路德會進一步指,HKISAL已將淺水灣的物業抵押套現,獲取7.2億元,並將該幢公寓以每月9.6萬元的租金出租。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2025至26年度的估價,這些物業的總價值超過6.5億港元,市場估值可能更高。

校方表示,其中位於淺水灣及赤柱的物業,均為教職員宿舍,惟當中3個未有教職員居住的單位目前出租,以確保「確保最佳利用」。校方續指,「位於大嶼山的所謂度假住宿設施,是位於大東山上『爛頭營』的一間石屋」,由傳教士於1970年代贈予學校,目前無法居住,現時用於學生進行野外考察活動和探索。

香港國際學校管理風波 │ LCMS促校方與持份者誠實溝通

另一方面,美國路德會亦質疑校方的財務管理,指出儘管校方聲稱依靠學費維持營運,但在截至2024財年的5年間,HKISAL累積了近8億元的營運盈餘,路德會認為「這是誤導學校社群的另一例證(another example of HKISAL misleading the HKIS community)」。聲明中亦指,HKISAL的儲備超過28億港元,其中包括上述物業及投資於開曼群島的私募基金。

路德會代表在聲明結尾表示,對HKISAL誤導學校持份者的行為感到失望,並敦促HKISAL以誠實和透明的態度與學校持份者溝通。不過,校方回應指,過去曾多次邀請會方到訪但不得要領,對雙方對話持開放態度。

本報記者

延伸閱讀:

香港國際學校管理風波|學校管理層:不接受缺乏事實根據且具誤導性指控

香港國際學校管理風波|美國路德會:採法律行動非為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