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得主戴希:政府能讓年輕學者開展創新想法 屬本港優勢

更新時間:18:14 2025-10-10 HKT
發佈時間:18:14 2025-10-10 HKT

香港科學館正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展覽,介紹未來科學大獎、與香港相關的獲獎者和研究專題等,其中一名得獎者、奪得今屆物質科學獎的香港科技大學蒙民偉博士納米科學教授兼物理系講座教授戴希形容,「通向科創黃金時代大門已打開」,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將促進未來發展。他指,本港政府對科研的資助非常多,對年輕人的支援也十分強大,讓年輕學者有機會開展非常創新的想法,認為這是香港非常大的優勢。

戴希:科研無懼失敗 勉青年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戴希與另外兩名學者因在拓撲電子材料的計算預測及實驗實現方面作出重大的貢獻,共同獲頒今屆未來科學大獎的物質科學獎。他表示,是次獲獎是對他十多年研究工作的認可與鼓勵。回想當年開展拓撲電子材料的研究,戴希提到當時相關理論及概念仍屬嶄新,對於如何找到實際材料毫無頭緒,只能憑物理直覺去做各種嘗試。他笑言,雖然其後發現了數千種電子材料,但性能最優越的仍然是最早發現的那些。

然而,他表示,科研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失敗,「失敗對科學家來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每天都在失敗。」雖然科研過程中會感到挫敗氣餒,但他認為,成功所帶來的喜悅是無可比擬的,「我跟學生經常這麼說:能夠承受失敗,是你以後成為一個科學家非常重要的品質」。他勉勵年輕一代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強調每一次失敗都有價值,都能在當中學到一些新東西。

戴希在2017年來到香港,加入香港科技大學任教,承傳自己累積了20至30年的經驗。他認為,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資訊交匯,是一個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地帶。此外,政府對科研的資助非常多,有助年輕學者開展創新的想法。對於香港科創發展的未來,他認為,本港仍需更多的資金和實體空間,未來會有更多新科研大樓建成,與大灣區合作亦將帶來更豐富的資源,有利科創發展。

本報記者

延申閲讀:

科學館「未來科學大獎展覽」 互動展品添樂趣 讓科學走入社區

未來科學大獎揭盅 7科學家獲殊榮 9月起舉行連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