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6|家長今到喇沙交表 稱兒子立志從醫 「晚上12點都要自己做功課」
發佈時間:14:10 2025-09-22 HKT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今日起接受紙本申請,隨着颱風樺加沙逐漸靠近,有家長因擔心天氣轉壞,提早到學校提交申請表。有家長向《星島》記者表示,雖然近年有不少「人才計劃」受養人來港讀書,但自己不擔心加劇入學競爭,認為來自不同地方學生的交流、競爭有利兒子學習。
月花2萬報興趣班
記者今晨到傳統名校喇沙小學門外觀察,現場所見,早上近9時,約10名家長在學校接受交表前已在門外等候,其後陸續有家長前來交表,有家長更帶同年幼子女到場。有透過人才計劃來港的家長低調地遞表,惟未願受訪。
自行分配學位分為兩類,其中「必收生」類別涵蓋有兄姊在校就讀或父母在校任職的申請人。有非世襲生的家長希望為孩子報讀名校,來自荃灣的曾小姐為二兒子報讀喇沙小學,表示該校為首選,因兒子立志從醫,她同時為兒子報讀6間直資學校,坦言錄取與否需看運氣,但對兒子學業成績有信心。對於人才計劃受養人增加可能加劇競爭,她認為競爭是好事,有助不同地方的學生交流。為裝備兒子,她每月花約兩萬元讓孩子參加英文、普通話、羽毛球等課程。她又指,社會本來就充滿競爭,稱兒子自律,「晚上12點都要自己做功課」。
家長:若名校壓力過大 會考慮轉校
同場的呂小姐住在校網內,表示就算在自行收生階段申請失敗,都會嘗試統一派位,對入讀喇沙小學「有8、9成信心」,並同時為兒子報讀兩間直資學校。問及人才計劃下的受養人加入派位,會否擔心加劇入學競爭,她坦言,「都不算很擔心」,由於兒子在香港出生,有母語優勢,又認為有其他學生與兒子競爭將有利兒子學習。她每月花約五、六千元讓兒子學習游泳、跆拳道、英文拼音、普通話及畫畫等,又稱若兒子入讀名校後壓力過大,會考慮為其安排轉校。
至於居於九龍城區的劉先生,曾就讀喇沙書院,大兒子現於喇沙小學就讀,此次為小兒子申請屬「必收生」。他稱,颱風來襲,原擔心排隊「會很長龍」,但來到現場後發現交紙本申請表的人數不多。問及人才計劃下的受養人加入派位,會否擔心加劇入學競爭,他坦言,「一定會(擔心)」,留意到近年內地插班生的表現突出,又認為內地本身著重教育,內地學生刻苦,優秀的學生有很多,而人才計劃下的受養人資源亦可能比較多。然而,他認為,本地生具創意和勤奮優勢,加上在家長悉心栽培下,仍然有很強的競爭力,笑稱「大家都要努力」。
記者 鍾綽盈
延伸閱讀: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6︳全港30間自行超收小學公開!超收10個以上、小一自行/大抽獎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