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小學教師:提升AI素養 正確引導是關鍵
發佈時間:07:00 2025-09-22 HKT

政府大力推動STEAM教育,基督教培恩小學近年亦積極推動人工智能(AI)與電子教學融合,包括建置「沉浸式虛擬實境教室」,通過多感官學習,協助學生更具體掌握學習概念,提升教學成效。對於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促進數字教育,該校主任、負責「沉浸式虛擬實境教室」項目的蕭羽培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讓學生運用AI學習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而AI素養相當重要,「正確引導(學生)才是關鍵」。
基督教培恩小學主任蕭羽培向本報記者表示,「沉浸式虛擬實境教室」系統早於5年前購入,有助學生進行「情景式學習」,學生可在虛擬場景中進行角色扮演,例如將虛擬場景轉換為餐廳,實際運用所學內容。他亦指,沉浸式學習不僅提供學生應用所學的機會,更能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模式,例如視覺型、聽覺型等「V.A.R.K」學習風格的學生,讓他們能夠如親歷其境地學習,令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


目前基督教培恩小學大部分學科都鼓勵學生使用AI,以作輔助學習之用。蕭羽培認為,讓學生運用AI學習,能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他笑言,「要小朋友遠離平板電腦基本上很難,倒不如教學生正確使用平板電腦」,以提高學習成效。他指出,這種方式有助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被問到是否擔心學生利用AI抄襲答案,而忽略自主思考,蕭羽培坦言「其實難以避免」,但最重要的是由老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AI,包括教導學生使用AI可能帶來的風險、教導學生如何運用提示詞推動AI生成內容,以及教導學生應用AI的方法。他認為,與其擔心學生直接抄襲,不如讓學生先自行完成作業,再讓AI提供意見。
冀提供更多AI師訓課程
對於政府將訂定AI素養學習架構、將AI教育納入核心課程,蕭羽培表示贊同,「正如大家擔心學生抄襲而忽略思考,正確引導才是關鍵。」他續指,雖然AI是社會新趨勢,但仍有許多能力無法靠AI學習,例如抗逆力,需要學生通過經歷失敗和挫折,才能體會和學習,這亦是他們成長過程的重要部分。
蕭羽培認為,教師學習AI亦需考慮社會趨勢,若多數人使用而自己不用,容易與社會脫節,必須「與時並進」。對於現時政府為教師提供的AI培訓課程,他認為「不夠」,期望未來當局可提供更多AI培訓課程,特別是通過AI提升教學效能,「作為老師,也需持續關注市場趨勢去接觸AI,並不斷鑽研。」
記者 佘丹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