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內地插班生增加 「高才通」受養人:原擬海外升學 讚港學制吸引

更新時間:11:18 2025-09-02 HKT
發佈時間:11:18 2025-09-02 HKT

政府早前公布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及資助申請資格,規定「人才子女」須在港居住滿兩年,方可以「本地生」身份獲資助學費,新修訂將於2028/29學年全面落實。有中學校長向《星島》表示,今年接獲內地家長為子女申請插班的人數有所增加,部分人希望來港插班讀中五、中六,考慮到學生需時修讀文憑試課程,該校的高中階段只接受中四插班申請。有新來港的「高才通」受養人接受本報訪問時則指,原計劃到海外升學,但最終受香港的教育制度吸引,決定隨家人來港,並入讀本地中學。

文憑試壓力不遜內地

昨日為新學年開學日,剛抵港數天、於聖士提反堂中學插班讀中四的「高才通」受養人林弋玄向記者表示,自己來自福建,有見香港國際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建築風格吸引,因此選擇來港升學。她坦言擔心英語和廣東話能力不足,但她會努力適應,並期望加入排球校隊。

問及僅餘約兩年半時間備戰中學文憑試,林弋玄認為應考文憑試的壓力不遜於內地,自己確實也擔心成績跟不上,但父母一直支持她,她亦已提前修讀經濟和英文等科目以作準備。她期望在新環境中盡快適應,並取得理想的成績。

家人同樣通過「高才通」來港、就讀中二的學生杜暢,來自北京,他於今年8月初來港。他原本於內地國際學校修讀IB課程,曾考慮到海外升學,但最終被香港的教育制度吸引,決定隨家人來港,並入讀本地中學。他表示,開學首日雖因不諳廣東話而感到緊張,但仍對新生活感到興奮,喜歡香港的飲食、快節奏生活及教育體系。由於曾在內地國際學校就讀,英語溝通機會較多,因此不擔心適應問題。

問及為何選擇轉來香港並應考文憑試,他表示,原本修讀IB是計劃前往美國或加拿大升學,後來認為香港是不錯的選擇,希望未來留港升讀大學,修編程或理科相關學科,並定下目標,在這個學期聽懂一半廣東話。

接逾400內地生申請

聖士提反堂中學本學年至今已收到超過400份內地生申請。蘇正謙攝
聖士提反堂中學本學年至今已收到超過400份內地生申請。蘇正謙攝

聖士提反堂中學校長麥偉麟透露,去年共接獲350個入學申請,錄取了25名內地生;而本學年至今已收到超過400份內地生申請,人數較往年多,其中20多名申請插班中二至中四,連同中一新生,最終取錄近40人,大部分為「高才通」子女。

教育局早前修訂專上課程的申請條件,要求人才計劃子女須在港住滿兩年,麥偉麟表示,因應此修訂,「人才子女」申請入學的數量增加,不少家長希望安排子女插班入讀中五或中六。然而,校方考慮到學生需時適應文憑試課程,因此高中階段只接受中四插班申請。

此外,為協助成績優異的學生考入理想大學,該校新開設「摘星計劃」,於高中各級選出5至8名有潛力在文憑試中「摘星」的學生。麥偉麟表示,希望調動資源,包括聘請校外名師協助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計劃除學科支援外,亦會協助學生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及領袖訓練等,旨在全面培育學生,不僅在學術上拔尖,更裝備他們成為大學生。

有中學校長表示,因應教育局早前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及資助申請資格,「人才子女」申請入學的數量有所增加,不少家長希望安排子女插班入讀中五或中六。

記者 鍾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