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考|15歲男生奪佳績跳級讀港大 數理考獲2科A*及3科A 自言靠睇YouTube學習

更新時間:07:00 2025-08-27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08-27 HKT

英國高考(A-Level)早前放榜,本港誕生最少8名考獲4A*的「狀元」,而今日年滿15歲的孔聖堂禮仁書院中四學生張祖謙更以自修的方式,考獲兩科A*及3科A的佳績,獲香港大學取錄,跳級入讀理學士課程,下月成為大學生。自言YouTube有如其「導師」的他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自小熱衷解拆各種難題,又喜愛讀書,假期備考時會「朝7晚11」溫習,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相當期待。對於可能被冠上「神童」的稱呼,他坦言不會太顧慮他人的想法,「最重要是保持本心」。 

自言YouTube有如「導師」 對邏輯解難有興趣

在本港土生土長的張祖謙,2024/25學年於直資學校孔聖堂禮仁書院就讀中四,該校並未設英國高考課程,他以自修方式報考英國高考,並在數學和化學科考獲A*,在物理、生物和高等數學科考獲A的佳績。他坦言,英國高考成績與自己的預測相近,他曾報讀4間本地大學,最終獲港大有條件錄取,將入讀理學士課程。在去年轉校至孔聖堂禮仁書院前,他亦曾就讀其他學校,包括國際學校等;新學年將至,他將再次轉換學校環境,跳級成為「15歲的大學生」。

問及其讀書心得,張祖謙向本報記者表示,母親因需同時照顧胞姐,故他在數月大開始已用「電子奶嘴」平板電腦觀看影片,但他未有因此沉迷娛樂,反而在成長期間,在YouTube觀看各種學術性強的影片,之後更會搜尋歐美地區老師的教學影片,形容YouTube和平板電腦是自己的「導師」,「除了是娛樂平台外,亦是教育平台」。其母親張太直言,兒子確實是「沉迷YouTube」,但都是在看醫科、生物等內容的影片。

由於自小觀看不少英語影片,張祖謙的英語能力不錯,也對數學有興趣。不過,他指自己於小學時除了數學外,其他科目的成績一般,「(全級)196人當中只是考150名」,亦不太喜歡與他人交流。至於為何對於數理科有興趣,張祖謙表示,自小已對邏輯、解難有興趣,他指數學並不止是數字,更是建立邏輯架構的過程。在英國高考中考獲佳績,他認為最重要是不能偷懶,同時要「study smart」,透過不同的工具或方法協助自己記熟學習內容。

延伸閱讀:英國高考|中四男生自修奪佳績 校方評估「高出一班」 提供全方位支援

生活自律 自習至晚上11時

張祖謙(左二)表示,在完成4年理學士後,再決定未來路向。歐文瀚攝
張祖謙(左二)表示,在完成4年理學士後,再決定未來路向。歐文瀚攝

張太則形容兒子的學習生活非常自律,上課日回家後就從傍晚開始自習至晚上11時,假期更是「朝7晚11」,自己只會勸他定時休息,沒有給予壓力,惟坦言兒子「實在太喜歡讀書」,「現在都會早上起床學中文和英文」,他閒時亦會觀看樹熊等動物影片減壓。

面對即將展開的大學生活,母子二人均希望能藉此機會,提升他的社交能力,「以前同齡人可能會覺得他很少主動與人溝通」,在大學有更多來自各地的學生,彼此交流的機會相信會更多。他亦期待認識更多同學和教授,至於將來的路向,則會在完成4年理學士後再決定,可能會負笈海外院校攻讀博士、將來加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等機構;又或留港攻讀4年制醫科課程,貢獻本港社會。

以往亦有學生跳級升讀大學,外界多以「神童」稱呼他們。對此,張祖謙和母親都不以為然,因為神童並不代表不需要溫習,也不會考慮他人的想法,「最重要是保持本心」。

本報記者

延伸閱讀:英國A-Level放榜|港誕最少8狀元 王錦輝中小學報喜 1人將入讀中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