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校中學生挑戰「火星任務」 模擬地球不宜居住情境下 建機械裝置獲取生存資源
更新時間:13:13 2025-07-24 HKT
發佈時間:13:13 2025-07-24 HKT
發佈時間:13:13 2025-07-24 HKT

有非牟利機構與國際工程公司合辦為期兩天的教育活動,吸引來自15間中學的學生參與,他們在工程師帶領下進行比賽,通過模擬「火星任務」等挑戰,探索循環物料、可持續設計與工程知識。有學生表示,參與活動後鞏固了她想當建築師的想法。
有學生志當建築師

來自15間中學的學生參與比賽,分組完成模擬「火星任務」等挑戰。
由青年成就香港部與奧雅納工程顧問合辦的「青少年發展旗艦項目bE inspired!」,舉辦「青年設計學校2025」為期兩天的創新教育活動,回應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在模擬地球不宜居住的情境下,學生分組完成「火星任務」、「資源再生設計」及「太空競賽」,利用廢紙、膠樽等回收材料,設計並建造機械裝置,以波子在人造斜坡跑道觸發機關,從而獲取水、氧氣和能源三大生存資源,過程中需計算坡道斜度與波子速度等。

楊詠珊強調,活動讓學生從失敗中學習,並保持積極態度。
評審兼奧雅納工程顧問東亞區總裁楊詠珊表示,活動讓中學生親身體驗工程師從需求分析、原型測試到方案優化的完整過程。她強調,活動讓學生從失敗中學習,並保持積極態度,同時提醒學生勿過度依賴人工智能(AI),指AI運算雖快,但人類的靈活思考、創意、熱情與願景等,目前仍難以取代。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中二生張雯樂表示,活動讓她克服對數學的恐懼,認為「困難不在於數學,在於肯不肯去試」,活動更鞏固她成為建築師的理想。東涌天主教學校中三生黃詒雋則學會預先計算坡道,從中認知建築師可專注設計,堅定其選修理科的決心。
本報記者

評審兼奧雅納工程顧問東亞區總裁楊詠珊表示,活動讓中學生親身體驗工程師從需求分析、原型測試到方案優化的完整過程。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