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仁書院歷史展 回顧傑出校友貢獻

更新時間:12:53 2016-06-16 HKT
發佈時間:01:18 2007-11-21 HKT
香港有多所百年老校,其中全港第一所官立中學——皇仁書院,今年已創校一百四十五周年,為慶祝這個大日子,皇仁舊生會、皇仁書院及香港歷史博物館在本周一開始,便合辦了一個名為「皇仁書院‧香港‧中國——145年的歷史與回憶」展覽,除介紹皇仁書院的發展歷史外,亦會闡述歷屆畢業生對中國和香港的貢獻,作為香港官校發展的一次總結,Elsie當日便獲邀出席開幕禮。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教育及推廣)邱小金(Rosa)告訴Elsie,這是博物館首次與一所中學合辦以學校為主題的展覽,內容由校方提供,館方負責展覽設計及提供部分歷史悠久的照片,「以前曾舉辦與香港教育相關的展覽,但未試過以一所學校為主題。皇仁屬百年老校,人才輩出,家長和小朋友就算對校史共鳴不大,但可從歷史角度出發,認識對香港發展舉足輕重的領袖人物,了解中國及香港近代史」。

  提起皇仁書院的傑出校友,不少畢業生是活躍於清末民初的中國政壇名人,包括國父孫中山先生、大清留美幼童周壽臣、唐紹儀,以及在香港發展早期擔任重要角色的商人,例如何東、何啟、何甘棠、利希慎等,他們均是皇仁的著名校友,而中國電影之父黎民偉、中國球王李惠堂等,也是「皇仁仔」。

  Elsie認為家長可通過展板的介紹,讓小朋友認識社會不同範疇的領袖人物生平及貢獻。

  展覽亦簡介了開埠初期及二次大戰前的香港教育概況,在一九一一年香港大學成立前,屬皇仁書院前身的中央書院便曾被稱為「大書院」,地位相當於英美的初級大學,是香港當時最高的教育學府。另外,從該校的收生制度及班別編制的演變,大家也可了解到香港教育的發展。

  有份籌備是次展覽的皇仁舊生會委員、現任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何冠環博士對Elsie表示,展覽籌備超過一年,「大部分展品如照片及學校檔案均來自學校的資料室,再由我們分類研究,有些展品則由已過世的舊生家屬捐出來,非常珍貴」。

  眾多展品中,Elsie發現一些頗為有趣,好像創刊於一八九九年的《黃龍報》,是現存最早的中英雙語校刊之一,目前仍然出版,第一期的《黃龍報》內,便有學生撰寫反對婦女纏足的文章;一九五○年皇仁書院新校舍奠基禮的小冊子上,便有一句為「God Save The King」,因為當時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還未登基,所以不是「God Save The Queen」;而早年的考試卷,原來要考核學生對中國經義的認識,其餘刻有學生編號的校章、畢業證書、成績表、照片等,亦可看到當年皇仁學生的校園生活點滴。

  聽何博士講,除展覽外,舊生會已為一百五十周年校慶籌備一個名為「皇仁舊生會口述歷史計畫」的活動,藉着與舊生及師長作有系統的訪問,重組不同年代的皇仁生活點滴,以及側寫香港及中國這些年來社會的變遷,已受訪的舊生有何鴻燊博士、司徒華等,預計五年後出版專刊及多媒體資料記錄。

  Elsie提提大家,皇仁書院的展覽現正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舉行,直至十二月三日,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下午八時,免費入場。

  另外,為配合是次展覽,一班皇仁舊生,包括律政司司長黃仁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前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及專欄作家岑逸飛等,將分別出席於本周六及下周一在中央圖書館舉行「同班同學話當年——我在皇仁的日子」分享會,細說當年的校園趣事,詳情可瀏覽http://hk.history.museum。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或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