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長停擺落幕 經濟損失855億

更新時間:03:00 2025-11-1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14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三晚簽署了國會參眾兩院通過的聯邦政府臨時預算案,結束長達43天的政府停擺。儘管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已告終,但幾乎無人滿意最終結果。民主黨未能爭取到他們要求加入支出協議的健康保險條款,而掌控華府權力的共和黨也未能倖免於民意指責。政府停擺造成的衝擊也無法完全復原,國會預算辦公室稱,為期6周的停擺估計造成約110億美元(約855億港元)的永久經濟損失。

美眾議院周三以222票贊成、20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該項聯邦政府臨時預算案。投票結果基本按照黨派劃線,6名民主黨議員加入共和黨陣營投票支持,2名共和黨議員加入民主黨陣營投票反對。參眾兩院先後通過的該項臨時預算案,隨即送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結束將近一個半月的政府停擺。特朗普表示,能簽署這法案是「我的榮幸」,「政府本不應該停擺,這樣無法治理國家」。
民主黨未能爭取延長醫保
  美聯邦政府自10月1日因資金用盡而停擺到11月12日,持續43天,創美國歷來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紀錄。引發這輪政府關門的導火線,涉及民主黨對於支持短期撥款法案開出了數項條件,核心要求是延長一項加碼的稅收抵免,這項措施能降低透過「平價醫療法」市場取得的健保費用。這項稅收抵免在新冠疫情期間獲得提升,並透過前總統拜登的重大能源與健保法案再次延長,但預計於今年12月底到期。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若無這項抵免,數以百萬計美國民眾的保費平均將上漲超過1倍,明年將有超過200萬人完全失去健保。儘管民主黨人呼籲就此事進行協商,但共和黨人堅稱必須先通過撥款法案。
  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圖恩最終承諾民主黨,將於12月就稅收抵免延長案進行表決以化解僵局,但許多民主黨人要求的是一項有保障的解決方案,而非一場很可能失敗的表決。
  這次政府停擺的政治風險顯然極高,這也是為何兩黨領袖幾乎每天舉行記者會以形塑輿論。根據美聯社的民調,約6成美國民眾認為特朗普和國會共和黨人對政府關門負有「很大」或「相當大」的責任,同時有54%的民眾對國會民主黨人持相同看法。至少四分三的美國人認為,兩黨都應承擔至少「中等程度」的責任,凸顯沒有任何一方能成功規避指責。
「向盟友表明是個不可靠夥伴」
  堪薩斯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莫蘭便說:「這種失能對國內的選民和經濟已夠破壞性,但也向正在觀望的世界發出一個危險訊息。」「它向我們的盟友表明我們是個不可靠的夥伴,並向我們的對手發出信號,即我們甚至無法合作履行國會最基本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