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雲端盜身份入侵 企業「零信任」防禦
發佈時間:03:00 2025-11-28 HKT
雲端早已融入市民日常與企業營運核心,「身份」盜用成為黑客的突破口。黑客在取得憑證後可入侵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自動分析權限結構、進行滲透與資料搜尋,更可能反向利用企業的AI代理(AI Agent),誘使資料外洩。多位專家建議,企業部署「零信任架構」與「最小權限原則」,強化身份驗證與權限管理,並善用防禦型AI提升資安防禦韌性;更重要的是加強員工訓練與警覺性,主動擁抱新技術,快速修正潛在風險。
數碼化快速推進,市民與企業對雲端高度依賴,當中潛在的資安風險不容忽視。參考微軟(Microsoft)在《數碼防禦報告2025》中,比較旗下雲端運算平台Azure在今年前後兩個100天期間的趨勢,顯示在後100天的攻擊量增加26%、擾亂型攻擊活動上升87%、嘗試竊取憑證與存取金鑰的行為提升23%,嘗試從儲存帳戶與資料庫中擷取敏感資料的行為增加了58%,當中攻擊者的規避技巧持續進化,對雲端防禦機制的熟悉度也日益提高。
AI攻擊快速進化難察覺
身份是雲端攻擊的主要進入點,報告亦披露,單在今年上半年,全球與身份認證相關的網絡攻擊激增32%;超過97%的身份攻擊屬密碼攻擊。微軟大中華區安全業務市場推廣總監潘漢昇向本報表示,黑客可以多種方式盜取身份,例如大規模暴力破解,或以AI生成高仿真的登入頁面,誘導用戶輸入帳密提供真實憑證,以利用其進行二次攻擊,擴大影響範圍。
黑客越趨利用專門竊取資料的惡意程式,大規模收集網上帳戶的憑證和資料,包括瀏覽器工作階段的令牌驗證(browser session tokens),並在網絡犯罪論壇買賣資料,令任何人都能夠輕易入侵他人帳戶。
資訊安全系統整合供應商安信資訊安全(Ensign)大灣區總經理區宗堯表示,不法份子取得身份後,可以在企業內部系統遊走,逐步滲透並竊取更多資料,導致金錢損失、機密外洩,最終重創企業聲譽。
AI使身份盜用和濫用許可權變得更難以察覺、更具破壞力,且更難防禦。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副系主任郭嵩教授解釋,AI可快速解析雲端環境中複雜的權限配置與監控日誌,自動構建精確的「權限圖譜」,識別出人類難以察覺、多跳的間接權限提升路徑,「例如從某用戶可擔任某一角色,而該角色可修改某策略,到該策略容許另一角色執行管理操作,最終察覺擁有對敏感資料完全存取權限的角色。」
他說,AI一旦竊取到某個身份的許可權,會自動化持續掃描可訪問的資源內容,尋找敏感資料、其他憑證或更高價值的控制點,以實現最大化的破壞或數據竊取。
公司AI代理可被反向利用
近年不少企業利用AI代理自動化處理工作。例如聊天機械人和虛擬助理,或作為「小助手」協助收集資料、處理資訊和規劃解決方案等。該類代理一般由AI模型驅動,如以大型語言模型(LLM)作為核心引擎。不過,專家提醒,AI代理也逐漸成為黑客的武器。
潘漢昇指,常見的AI代理風險包括提示注入(prompt injection)攻擊,黑客可將隱藏指令植入文件或郵件,當使用者將文件交由AI代理處理,相關指令會被執行,有機會令機密數據外洩,「例如導出公司數據庫,或將重要客戶的身份數據流出等。」
區宗堯提到,攻擊者也可通過數據投毒,讓AI代理作出錯誤判斷,在公開平台上,甚至可注入惡意程式碼,利用後門入侵企業的核心網絡。就自適應數據投毒,郭嵩指,AI代理可持續探測並分析雲端部署的數據完整性防禦機制,「一旦更新防禦手段,能迅速識別弱點,自適應地優化投毒數據,繞過檢測並破壞數據的完整性或模型的行為。」
驗證平台Sumsub的AI及機器學習部門主管Pavel Goldman-Kalaydin坦言,市場對未能根據行業需求靈活調整、無法提供清晰推理過程,或缺乏嚴謹審核的「黑箱模型」和「即插即用」的AI工具過度追捧,機構若只依賴基於特定規則運行的系統,將難以應對精密攻擊。
設員工最低權限原則降風險
他提到,即使是表現最佳的AI代理,也必須依賴高質素數據持續訓練,「整合不良、系統碎片化或數據質素低下,會導致警報被忽視、數據孤立無法整合分析等,企業應建立集中管理機制。」
此外,「零信任架構」及「最小權限原則」是抵禦的關鍵,區宗堯指,不僅是登入時的多重認證,在持續操作過程中也需要驗證,以及限制員工權限,即使是高層,也僅應擁有其工作所需的最低權限,提升安全性。
「AI對抗AI」成大方向,郭嵩亦指,防禦型的AI代理,能自動化、智能化地偵測、預防、響應和預測安全威脅,從分散式系統的角度,AI能夠賦能分布式防禦代理的智能部署,透過對系統需求、各類防禦代理(如日誌管理、流量分析、端點保護等)的優劣勢及其互補性的深度評估。他提到,AI可通過分布式協同學習,提升防禦體系的可靠性,例如允許分布式AI代理從實時安全事件和防護反饋中持續學習,共同優化其響應策略、專家系統和決策樹。
多位專家均指,網絡安全的意識最為關鍵。潘漢昇提到,培訓與演練不可或缺,「很多涉及身份盜取的活動,攻擊者都說很『緊急』,要求用戶做不同行動,企業可以提高員工的警覺性,讓他們停一停、想一想,再做處理。」
他強調,AI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業界常說『fail fast, learn fast』,意思是迎接新技術時,若真的發現問題,也可快些吸取經驗教訓。我們應該擁抱這些新技術,準備做好防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