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組商界候選人 討論體育產業人才生育措施
發佈時間:03:00 2025-11-22 HKT
立法會選舉12月7日投票,政府昨先後舉行功能界別商界(一)及商界(二)選舉論壇。其中商界(一)候選人,包括香港總商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李家聰,及甲級能源行政總裁、經民聯的林偉全。李家聰表示,自己是律師,參選是希望利用過去20多年來的經歷,繼續擔任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林偉全表示自己在香港出生、長大、創業,強調香港有國家為後盾,又與世界保持緊密聯繫,要善用這個優勢將資金引入香港。
商界(一)選舉論壇上,兩名候選人被問及本港應如何在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及產業化上協助體育產業升級。李家聰認為要堅持「五化」戰略,將體育轉化為經濟增長動力,並充分利用啟德2.0體育園樞紐的角色,承辦更多國際盛事,稱「我們可能損失了Taylor Swift,但我們贏了Coldplay。」因此繼續堅持質素的管理,強化商界投資體育產業的信心。林偉全表示,體育不止是比賽,更是產業及城市的品牌,認為體育已成為具經濟價值的產業,必須爭取更多國際盛事來港,以提升城市品牌、吸引觀眾等。他續說,推動體育及教育,是旅遊結合的產業,以增加就業機會及培訓新一代運動員,亦可吸引更多投資,打造產業鏈。
在確保人才留港發展方面,林偉全認為政府應更新人才清單,包含更多專業範圍,並加密人力估算,更準確掌握人力需求。他建議政府建立外來人才的大數據庫,就他們的置業、子女安排等跟進,並進一步放寬海外人才入境內地的簽證要求。李家聰表示,人才是香港最寶貴的資產,要繼續優化入境政策、擴大人才管道;在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倡容許具有專業資格的內地青年來港;完善人才來港配套措施,包括子女教育資源;精準對接香港未來產業的需求,說好香港故事。
商國際調解院優勢
於商界(二)論壇,兩名候選人包括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姚祖輝、常務會董王紹基。兩人被問及設立國際調解院對香港有何優勢。姚祖輝建議從教育、科技與人才三方面着手,加強相關法律領域的研究,融入科技元素,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和事佬」。王紹基認為香港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事爭議處理平台建設,發揮香港在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獨特優勢。
問及本港生育率偏低,對未來勞動力影響。王紹基表示,政府現行政策力度與覆蓋面仍待加強,應提高生育補助與稅務寬減,並關注女性在職場面對的壓力,建議商界推行彈性工作安排與在家工作,並保障女性生育前後職位不受歧視,又冀香港與內地人口政策協同。姚祖輝建議政府保證香港學生能入讀本地大學、將外傭費用納入薪俸稅扣稅額,以及減免首次置業印花稅,或允許以強積金作首期,減輕年輕人住房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