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助生物醫藥從實驗室走進市場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0 HKT

為優化培育生命健康科技初創土壤,香港科技園公司昨正式宣布全面升級「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推出由實驗室研發至臨床應用的「端對端」支援,並為企業提供總額高達3970萬港元的資金支援。科技園公司初創企業生態圈培育及發展總監粘清澤指出,生物醫藥科技的投入極大,融資更是初創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故今次「Incu-Bio 2.0」便通過亞洲獨有的全方位支援計劃,結合持續跟進、技能拓展、市場曝光、資源連結的「FUEL」四大支柱為核心,加速生命徤康科技的商品化進程,協助將科研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產品。
粘清澤指,本港現正處於生命健康科技創新的黃金時代,「Incu-Bio」在過去15多年來亦已培育超過100間生命健康科技公司,包括獲得約1700萬美元融資,創下歷屆最高「Incu-Bio」投資額紀錄的「巧捷力醫療機器人」。
資金支援總額3970萬港元
過去的「Incu-Bio」計劃為初創提供實驗室等設備,以及高達600萬港元的資金支援,而「Incu-Bio 2.0」則會再加碼,整合園區內各個資源及多元化計劃,為參與企業提供總額高達3970萬港元的資金支援,並配合超過300名專家導師網絡輔助,「相信端對端的設計也是亞洲獨創,不但聚焦在企業的孵化階段,而是整個創業旅程都一直相伴」。
同時,科技園公司亦與多間國際藥企及生物技術企業作為共同孵化夥伴,包括安進、勃林格殷格翰風險基金、默克、羅氏及上海醫藥等,共同將全球前沿的創新和資源引入香港。
里程碑「分拆」加速融資
他提及,明年起亦擬採用更「目標為本」的里程碑,將過往由企業創辦人訂出的4年期里程碑,分拆為「1年+1年+2年」模式,以便初創更早設計出雛形產品,加速融資流程。
他笑言,將里程碑分拆,源於不少創辦人具備科學家精神,期望將研發成果「做到完美」才收手。但對初創而言,最重要是首階段獲得融資,「里程碑拆細後,初創在首年便要與產業夥伴說好融資故事,次年便要爭取到一定的認證、取得商業優勢;在此大框架下,可以用更好的節奏推動科研轉化」。
另一方面,科技園公司也會通過培訓,協助初創更好地向外界闡述其創業故事,以吸引投資者。
打通實驗到臨床產業鏈
粘清澤續指,科技園公司作為全港最大的創科生態圈,有多種領先的共享設施,包括近日新增至逾2.5萬平方呎、生物安全2級標準(BSL-2級別)的實驗室,及3萬平方呎辦公空間,可支援近100間初創企業,深化手術機械人、基因治療、AI醫療影像等領域的研究轉化。
而單是過去兩年,在園區內獲融資的企業中,亦有高達33%為生命健康科技企業,可見其巨大發展潛力,未來會繼續憑藉本港的世界級科研基礎、國際化營商環境,以及與大灣區的緊密聯繫,打通「從實驗室到臨床」的產業鏈,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生命健康科技樞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