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提私有化恒生 一口價豪擲逾千億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0 HKT

滙豐控股(005)及旗下恒生(011)昨爆出震撼消息,滙控突然提出以30.3%溢價,每股155元把恒生私有化,涉及總現金代價1061.56億元。滙控除表明私有化作價絕不提價外,亦指因應私有化計劃,未來3季滙控將暫停回購行動,但今年維持50%派息比率的目標不變。完成私有化後,恒生53年的上市地位將正式落幕,但會保留恒生品牌。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昨親自來港解畫,並強調私有化計劃與恒生商業房地產相關壞帳無關。
滙控與恒生昨早未夠8時便聯合公布有關消息,刺激恒生股價一開市即狂飆41.2%,高見168元,收報149.8元, 升幅收窄至25.9%,單日市值升577億元。但滙控受高溢價私有化恒生拖累,香港時段一度插7.3%,低見102.5元,收報104元,跌6%;至於倫敦時段亦曾下挫7.1%,低報990.9便士,折合港幣103.07元,後報1012.6便士,跌5%。
保留品牌定位 續投資港人手
艾橋智表示,滙豐將恒生私有化是促進增長的投資,與整體策略一致,亦代表集團對香港經濟的重大投資,並對香港市場前景的信心,認為私有化恒生較股份回購更能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滙豐將保留恒生的品牌、傳統、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分行網絡,同時加大投資力度,推動產品、服務及科技創新。就交易會否導致兩行的人手整合繼而裁員,他未有正面回應,只多次稱將繼續投資香港人手。他相信私有化帶來的協同效益將隨時間浮現,包括透過重新調配人手、員工自然流失等來實現。
恒生近年不良貸款率受累於香港商業房地產信貸而急升,6月底達6.69%,撥備亦大增,早前才易帥。故滙控私有化恒生,惹來與壞帳有關的揣測,艾橋智強調,私有化與不良貸款無關,亦與換帥無關,其實這已籌備了一段很長時間,純基於商業考量、為中長期發展所作的戰略決定。他指儘管恒生正面對短期信貸挑戰,但憑其財務實力,足有能力應對。
滙控今年派息比率仍維持50%
據私有化公布披露,滙控旗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滙豐亞太)提出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恒生私有化,每股作價155元,作價較本周三收市價有溢價30.3%,相當於今年上半年度市帳率1.8倍。滙控表明此為最終作價,將不再提高。倘私有化計劃建議獲批,滙豐亞太將收購由恒生少數股東持有所有餘下36.5%股份,並撤銷恒生的上市地位。但計劃仍需待相關監管要求、恒生股東大會批准等先決條件達成後才生效。
滙控將以內部資源1061.56億元現金支付交易總代價,預計私有化建議獲通過後,將對其資本產生約125個基點的影響。但滙控預期透過內部資本自然增長,及未來三季不再啟動任何股份回購,可將其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1)比率恢復至14%至14.5%的目標範圍。7月底宣布的股份回購則繼續進行。滙控料完成私有化建議將提升每股盈利。而今年派息比率將維持50%。恒生股東方面,將獲得今年第三次中期股息。
陳茂波:助提升營運效率與績效
滙控指,香港是該集團本位市場之一,透過私有化恒生,能精簡香港業務架構,簡化決策流程並提高決策靈活性,為進一步增加投資及善用兩個品牌的協作帶來更佳的經濟效益。這亦將有助於提升營運風險管理以及資本投放和效益。
對於滙豐亞太擬私有化恒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指,滙控向政府稱會繼續以至加大在香港以及區內的投資,是次行動為整合集團的架構和資源,以提升營運效率與績效。金管局回應表示,知悉有關計劃,一直與相關銀行保持溝通,並按既定機制和程序進行有關監管審批。交易完成後,兩間銀行會繼續作為兩間獨立的認可機構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