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收非本地本科生比例 「終極上限」未定
發佈時間:03:00 2025-09-20 HKT

《施政報告》日前公布,當中推出多項教育政策,包括自2026/27學年起,將8間資助大學的非本地本科生上限提高至50%。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50%「只是一個上限,並非一個目標」,會密切留意社會情況,再決定是否以此為「終極上限」。此外,政府提出完善教師註冊機制,蔡若蓮指出,引入執業證書和定期更新要求,只是為了確保教師專業能力與時並進,強調對現職教師的影響「非常之微」。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則重申,相關措施「絕對不是為了為難老師」。
據消息人士早前透露,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在2024/25學年第一年入學學士學位的非本地生比例已超過30%。蔡若蓮指出,院校均以謹慎和務實態度運用非本地生學額,透露不少院校「仍未用盡40%」;然而,因應非本地生的申請「非常踴躍」,政府冀為院校提供更大空間和彈性。至於50%是否為「最終上限」,她稱,政府將密切留意國際教育樞紐建設的進展,以及院校的宿舍供應等情況。
引入教師認證制度旨在鼓勵進修
對於《施政報告》附篇提到,政府將研究修訂《教育條例》,完善教師註冊機制,引入執業證書和定期更新要求,蔡若蓮表示,因應時代急速發展,教師必須與時並進,照顧學生多元的學習需要,回應社會對的期望和要求。她指引入執業認證制度旨在鼓勵教師持續進修,又舉例即將實施的《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以及課堂管理等,或會涵蓋在認證內容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則舉例指,部分教師註冊後長時間沒教書,制度可確保教師不會脫節,強調相關措施「絕對不是為了為難老師,而是為了保持教師的專業水平」。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在會後回應指,現職教師已有進修要求,亦有實踐教學等,「另設考核或培訓,似乎並非必要」。至於「雪藏牌」是否另行規範、形式為何等細節,他認為政府須全面諮詢業界及周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