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鎮鴻指港深租金差距擴大 樓價上揚仍須視乎內地經濟
發佈時間:03:00 2025-09-10 HKT

本港住宅租金連升8個月,並且直撲歷史高位。瑞銀投資銀行大中華區房地產研究主管林鎮鴻表示,深圳住宅租金向下,與本港租金差距進一步拉闊,隨着本港與大灣區漸趨一體化,若情況持續,有機會出現「深圳居住,香港通勤」的情況。他又認為,美國聯儲局減息對本港樓價有支撐作用,但樓價上升則要視乎內地經濟。
林鎮鴻表示,美國減息對香港樓價有支撐作用,但樓價上升則主要視乎內地經濟,過去本港樓價上升很大程度受惠內地經濟向好,惟現時內地經濟放慢,對本港樓價亦有一定影響。
本港與深圳在地理位置上鄰近,林鎮鴻表示,觀察深圳住宅租金,可反映內地經濟狀況與失業率,其住宅租金仍然向下,與本港租金差距進一步拉闊,情況若持續,有機會出現「深圳居住,香港通勤」的情況,內地租金向下,其中一個原因為內地四大一線城市正迎來大量保障房交付,過去一年租金已下跌3%至4%,待今年或明年保障房陸續交付,內地租金才可以穩住。
教育金融仍具優勢 或可支撐經濟
交通方便造就港人北上消費成為潮流,林鎮鴻稱,甚至有港人北上就業發展,不少人擔憂香港人口會有流失,這是零售業的問題而非地產商。不過,香港仍有特定優勢,例如教育及金融行業,政府若在這兩方面發展,或可給予香港經濟支撐。
林鎮鴻續指出,減息對樓價具支撐作用,按照成交量來看,本港樓市是二手樓和租盤主導,二手市場業主放盤量及放租量,數據變化亦可得知樓價的變化,業主將單位放售或放租,其中因素取決於息口,若息口低,租金可彌補供樓成本,便可用作放租,同時間放租的情況增多,市場將自然調節,通過二手放盤變化,便可得知對二手的支撐作用。
他表示,銀行同業拆息回落,供平過租情況更普遍,租客轉化為買樓,釋放置業需求,業主情況一樣,按揭利息回落,放賣改為放租,亦有發展商將打算出售的住宅單位轉售為租,該公司關注到二手樓放盤量,過去1年下跌20%,對二手樓價起穩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