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推電子平台舉報火警隱患

更新時間:03:00 2025-09-0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02 HKT

  大廈樓梯堆滿雜物,往往阻礙逃生通道;防煙門未緊閉,起火後隨時引發「煙囪效應」,濃煙迅速蔓延大廈各樓層。消防處為進一步減少火災隱患,昨日推出「火警危險電子投訴平台」,市民可通過手機等裝置登錄平台填寫投訴內容,更可上傳相關相片和影片,讓消防處更清晰了解情況及更迅速地跟進,進一步保障社區消防安全。

香港消防處表示,昨日推出的「火警危險電子投訴平台」(fhcp.hkfsd.gov.hk)為市民提供額外渠道舉報火警危險,例如阻塞或鎖上逃生途徑等,讓消防處能迅速跟進處理。
設追蹤功能  查閱處理投訴進度
  該網上平台支援各類流動裝置,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民只需填寫電子表格,在需要時亦可上傳相關佐證照片或影片,過程既安全又便捷。市民更可通過登錄「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填寫資料節省時間。此外,平台設有個案追蹤功能,讓市民隨時查閱該處處理投訴的進度。
  消防處指出,市民除了可使用網上平台外,亦可繼續透過現有渠道向消防處舉報火警危險,包括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致電消防處投訴熱線2723 8787或傳真至2311 0066。
  消防處將繼續全面配合政府推動服務數碼化,透過「智方便」整合各項數碼服務,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的目標,以便利市民。
  消防安全隱患未除,往往令火災造成更多傷亡,其中去年4月10日,有60年樓齡的華豐大廈發生3級大火,造成5人死、40人傷,舊式樓宇消防安全問題再度引起各界關注。經歷火劫1個月後,《星島》記者前往該大廈視察防火措施,5月13日刊出相關報道。
  報道指,部分居民似未吸取血的教訓,大廈部分樓梯堆滿雜物阻礙逃生,而且逾半防煙門均被開啟,甚至將滅火筒當作門塞,一旦起火隨時令奪命濃煙席捲全幢大廈。
華豐居民:處方頻巡查遏火災危機
  其實,消防處自華豐大廈火警發生後,及至5月5日已進行30次巡查,在大廈不同位置發現有阻塞逃生途徑的情況,曾向相關人士發出「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巡查亦發現12道防煙門損壞,已向相關人士發出「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要求限期內修理妥當及進行保養;巡查也發現不同樓層的樓梯間有家居垃圾被棄置,已將有關公共衞生事宜轉介相關部門跟進。
  一名華豐大廈居民表示,消防處推出「火警危險電子投訴平台」有助市民更方便進行舉報:「若果見到後樓梯有大堆傢私雜物,可以影相上載到平台,比電話講解更加清晰。」他又稱,消防處不時派員前來巡查,現時火災危機已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