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強調「釘牌」 必定悉數追討多領款項

更新時間:03:00 2025-08-1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5 HKT

  社會福利署推出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社區券」),早於2013年9月以試驗形式推行,並在2023年恆常化,現時全港共有319個認可服務單位,約有1.2萬名長者使用「社區券」服務。就懷疑有認可服務單位透過社區券計劃詐騙政府津貼,社署助理署長(安老服務)甄麗明表示,若證實相關服務單位涉及詐騙,會按現有機制終止服務協議,而社署已加強審核兩涉案機構服務紀錄及檔案,亦直接與有關長者及其家人進行訪談,確保他們得到所需服務,避免受事件影響。
「錢跟人走」長者可隨意換服務單位
  「社區券」計劃服務,共分為中心為本、家居為本及混合模式3種,中心為本服務包括每周12節的全時間日間中心服務、4小時的日間中心服務等;家居為本服務則包括復康運動、膳食服務、到戶看顧等。計劃分6級資助,基層長者可獲較多資助。按2025/26年度社區券價值,社區券最高可用面值為每月10664元,最低為4372元。
  甄麗明指,要申請成為「社區券」認可服務單位,必須是本地非政府機構、社會企業、非牟利機構或私營機構,且具備直接提供長者社區或院舍照顧服務的經驗及能力;而社署收到申請後,會對單位處所、人手安排、過往服務經驗、專業資格等進行評估後,才作出批核。她透露,涉案兩間護理機構分別於2023年及2024年獲認可參與「社區券」計劃。社署於去年接獲舉報,是署方首次接獲同時有專業人士、服務使用者及其家人涉嫌貪污的舉報。
  被問到為何不即時終止涉案機構的服務合約,甄麗明解釋,部分長者有確實接受服務,轉換服務需顧及長者意願與適應情況。她稱,計劃「錢跟人走」,長者可隨意轉換服務單位,署方會提供協助。
  社署表示,會繼續嚴格監察認可服務單位的服務質素,並參考廉政公署提供的防貪建議,檢視「社區券」計劃的相關程序,如涉及有人多領款項,必定會悉數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