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熱的啟示 朱毅豪為世界製涼

更新時間:03:00 2025-08-1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1 HKT

  夏天為人們帶來雨水和汗水,亦為年輕科學家朱毅豪帶來啟示。童年時居於頂樓單位,晚間熱力釋放,讓他徹夜難眠,亦讓他萌生改良隔熱設施的科研夢。大學畢業後他從事相關研發,並從存活於極地高溫的沙漠銀蟻獲得啟發,奠定「無電製冷」技術,近年再突破生產物料成本昂貴的瓶頸,令隔熱塗層物料「落地」投產,更推廣至中東國家。全情投入,讓他在科研與生產中取得平衡,該塗層可讓樓宇大幅降溫及節省電費,在極端酷熱天氣橫行的當下大派用場,對兒時的小念頭實踐為科研項目,他盼能為世界帶來點點清涼。

現年30歲的朱毅豪,來自廣州,現時是一間本港初創公司的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談到昔日與酷熱共存的經歷,他甚為雀躍。童年的他,與家人住在廣州一幢8層高、沒有升降機的舊樓,每日上學和放學,兩婆孫均須行8層樓梯,「回到家後大家都汗流浹背。」炎炎夏日,屋內熱得像火爐,「即使開動冷氣機及調至最低溫,仍不涼快。」每年暑假,他盡量「宅」在家,避免接受步行8層樓回家的「酷刑」。
  當時外婆常常跟他說,「風吹不動心自靜,烈日當空心自涼。」「心靜自然涼」的道理顯淺,但對7歲小學生無疑修為太高,禪意太遠。到了晚上,頂樓的家仍是熱力澎湃,皆因天台及外牆的石屎會將日間吸收的熱力釋放,他說,「那種酷熱不止把人折磨得無法入眠,更令人感到被困住。」突破酷熱困境,成了他的童年夢想,升讀大學時,他特意選修與環境設施相關的課程,嘗試實踐兒時夢。
沙漠銀蟻啟發  獲重大突破
  2016年,他於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其後先後於香港科技大學及城市大學修讀碩士及博士課程,並隨專門研發「輻射製冷技術」的曹之胤教授學習。他指,無電製冷技術的關鍵,在於當時認識到沙漠銀蟻的故事。沙漠銀蟻能在攝氏70度高溫的北非撒哈拉沙漠存活,當時他與城大團隊拆解銀蟻於高溫生存的原因,發現其身上毛髮具備獨特的「散熱」結構,能夠反射大部分陽光,同時將熱能以中紅外輻射的方式散發到太空。
  他發現沙漠銀蟻的「散熱」結構,正與他們研發的輻射製冷塗層物料理念近似,從中獲得啟發,令研發出現重大突破。不過,其後團隊又遇到用上昂貴金屬物料,令成本大增的問題,「只是10厘米乘10厘米面積的物料,費用近10萬元。」往後6年,他及團隊找到成本較低的物料,令成品價格降至與普通漆油相若,得以大量投產。
  2021年,該「無電製冷」技術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審團嘉許金獎。翌年,他從博士班畢業,並成立初創公司,全力推廣無電製冷技術及生產相關產品。
赴杜拜等地推廣賺第一桶金
  香港天氣潮濕炎熱,冷氣機的耗電量佔全港耗電的30%,若能為建築物降溫,可望減少用電,長遠為城市降溫及節能。近年,全球備受熱浪侵襲,降溫減熱成為頭號大事,他亦到菲律賓及杜拜等地推廣,賺到「第一桶金」。
  2023年初,他獲邀到杜拜參加地產科技相關比賽,比賽日正是2023年的農曆大年初一,當時本港尚未對外「通關」,他及團隊須到廣州乘飛機前去,「大夥兒外訪,並於參賽中度過農曆年,經驗難忘。」其後團隊贏得比賽,並取得為杜拜購物中心天台髹上無電製冷塗層物料的工作。此外,本港作為全運會賽事場地的紅磡體育館,其天台亦髹上相關塗層,協助降溫。
  由科學家到生意人,角色截然不同,惟經多年摸索,他發現兩者亦有共通點,就是講究全情投入。他指,科研須長時間專注投入,日以繼夜在實驗室屢敗屢試,甚至經歷無數次推倒再來的糾結;將科研產業化,除要單打獨鬥改良技術,還要配合用家需要、計算生產成本,銷售推廣等,講求團隊合作,是不一樣的體驗。
  他憶述,早年就讀博士班時,曾研發可貼於窗戶降溫的降溫貼,並於與同學合租的單位測試。他們於早上最炎熱時,在其座向東北的房間貼上降溫貼,發現效果不俗,惟其後推廣卻遭當頭棒喝。他憶述,當時生產商指透光不足難作推廣,對方更直斥「落地」投產要兼顧用家需求,絕不是於象牙塔閉門做實驗,該次碰釘經歷令他深刻反省。
  2022年博士畢業時,他與同學選擇到美國旅行,懷抱感受不同體驗的初心,更即興在費城郊區的公園進行戶外測試,「只要你夠熱愛、夠投入,生活每個場景都可以成為實驗室,成就一段獨特旅程。」
  人生由不同里程組成,由7年前來港進修,繼而進行研發,他領悟面對困難勿輕言放棄,嘗試創造及改變,終有機會克服。今年是其初創公司成立3周年,現時他們把技術融入衣物、地磚及汽車漆油中,並續向澳洲等國家推廣,又定下3年後「上市」目標。今年3月,他參加半馬賽事,與同事及其他跑手完成賽事。他相信當炎熱高溫已成常態,與熱共存將是全人類的事。
盼助基層慳電費  用於子女學習
  自身抗熱經歷提醒他,毋忘科技以人為本,近年他協助本港、內地及馬來西亞的基層居民降溫,希望他們將省下的電費,用於日常所需或子女學習上。回首這些年的經歷,他感謝「熱的啟示」,讓兒時的小念頭成為科研項目,盼為世界帶來點點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