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榜單出爐 港喜誕32狀元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7 HKT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昨日放榜,據《星島》統計,今年本港有最少32名學生考獲45分滿分成為「狀元」,人數與去年相若。新冠疫情期間曾出現「評分通脹」,2021年本港狀元總數更一度達130人,時隔4年,本港狀元人數回復與疫前相若,有學校認為今年的評分標準已完全回復疫前水平。在產出狀元的學校中,英基學校協會轄下學校繼續成為「大戶」,共有15名狀元誕生;保良局顏寶鈴書院則首次有學生榮膺狀元,更「連中兩元」。
今年已公布IB成績的學校中,英基學校協會轄下學校共有15名狀元,繼續冠絕全港,另有27人取得44分的「榜眼」和64人考獲43分的「探花」,該校今日將安排狀元亮相。其次是坐擁5名狀元的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拔萃男書院亦有3名狀元,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有2人;聖保羅男女中學、新加坡國際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香港墨爾文國際學校、弘立書院則分別各有一名狀元。
保良局顏寶鈴「連中兩元」
今年首次產出狀元的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更一口氣有兩名考生獲45分滿分,成為狀元。其中一名狀元溫灝朗表示,已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電腦科學系錄取及獲得獎學金,相信留學海外有助拓展視野,接觸多元觀點。另一名狀元蕭健朗則獲香港大學環球商業管理學系取錄,未來希望能成為ESG(環境、社會及管治)顧問,貢獻所長,又指自己不相信人工智能(AI)在決策層面能完全取代人類的價值判斷。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校長周楚成對兩名同學成為該校首屆狀元感到喜出望外,重申校方一直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支援,並針對個別弱項加強輔導,又相信優良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成就甚為重要。溫灝朗的父母對兒子能為自身目標努力、將來貢獻社會感欣喜,「最緊要的是他們開心、健康。」
新冠疫情期間,IB考試曾出現「評分通脹」,評分標準較以往寬鬆,在2021及2022年,本港分別有130及93名狀元誕生。不過,評分標準自2023年起收緊,當年狀元人數亦大跌至23人,按年減幅達75%;當時IB組織指因應社會疫後復常,等級分布已逐漸貼近疫前標準。
滬江維多利亞成績勝預期
對於今年的評分標準及學生表現,滬江維多利亞學校中學部校長岑雅韻(Shirla Sum)昨直言,IB考試一直都不容易,疫情期間評分曾有調整,現在已恢復正常。她指今年該校學生能取得好成績是「很難得」,尤其是報考人數越來越多,但其成績仍能保持水準。該校校監林貝聿嘉形容,今年學校成績出乎意料地好,在香港而言也很突出,認為學生不僅學術優秀,文藝、體育、音樂等方面也有全面發展,為學生感到自豪。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今年亦有7名學生考獲44分,成為「榜眼」,該校助理校長鄞學研認為,IB考試的評分標準已完全回復疫前水平,「回復正常評分」。他指出,今年IB考試的成績能較準確地反映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