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做市場組織者」 力爭企業遷冊來港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7 HKT

今年5月本港實施新的公司遷冊機制之後,已有兩間保險公司來港註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接受訪問時表示,遷冊來港的不止是保險公司,有些上市公司亦有機會來港,包括一些在本港有業務、或者有意來港發展的企業。投資推廣署以及港交所正合作,向不同的上市公司招手。被問及早年遷離香港的怡和、置地系會否回流,許正宇回應說,「當然要看他們考慮,這些我們不排除(可能性)。」
早前兩間保險公司宏利人壽保險(國際)以及安盛保險(百慕達)均宣布遷冊來港,後者易名為安盛金融保險(香港)。許正宇指出,政府要做市場組織者,「以往是在商言商,現在是在政言商」,在不同層面積極推動公司來港註冊,例如投資推廣署以及港交所已向上市公司介紹本港的新遷冊機制。
不排除怡置系回流可能性
他說以往有些公司選擇到境外註冊,是為了取得稅務優惠或者降低合規成本,但隨着國際稅務以及合規要求改變,這些因素已逐漸不復存在。香港要吸引公司來港,除了依靠低稅率、監管穩定,商業配套完善等傳統優勢,亦要看公司本身情況。有些公司業務重心在亞洲以至中國,甚至在香港已有業務,遷冊來港可以更有效整合資源,讓管理層更容易處理在本港的企業活動,這些公司便較有機會來港。
以公司遷冊來說,80年代怡和、置地遷冊可說轟動一時。被問及怡置系是否有機會回流,許正宇說「這些我們不排除」,但要由這些公司自行決定。他補充說,企業對於遷冊與否,都會權衡利弊,看看遷冊得到甚麼,過程當中有甚麼成本,相信不同機構都會按照本身發展情況,來作出合適決定。
另一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招攬公司之餘,亦要吸納投資移民以及家族辦公室。許正宇表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今年初進行優化之後,成效十分明顯,現時接到的投資移民申請差不多超過1500宗。假設全部申請成功,帶進香港的資金將有大約500億元。
有信心家族辦突破3000間
至於家族辦公室,他很有信心總數可突破3000間大關。自從2021年6月投資推廣署設立家族辦公室團隊以來,已協助超過190間家辦落戶香港或者在港擴充業務,另有150間表示準備來港。對於在今年年底之前,引入200間或以上家辦的目標,他相信可以達到。此外,政府計劃明年修例,將私人信貸、數字資產、碳信用等,納入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免的投資範圍。許正宇指出,雖然法例料到明年才交立法會審議,但希望可以追溯至今年4月1日生效,金融機構便可以率先向客戶推介來港投資的好處。
此外,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月宣布,推出在香港交割的黃金交易合約,並在港設立交割倉庫。許正宇指出,香港要建立商品市場的生態圈,包括交易,結算和倉儲等環節。在現時的經濟大變局之下,市場對黃金需求增大,不少投資者都希望持有黃金作多元化配置,而這亦是香港發展黃金市場的契機。他又說,政府去年成立的推動黃金市場發展工作小組,正在構建相關工作細則,並希望能夠儘快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