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4年新樓供應降至10.5萬伙

更新時間:03:00 2025-04-30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30 HKT

  私樓供應量持續下跌,據房屋局數據顯示,未來3至4年私樓潛在供應量連續4季下跌,最新回落至10.5萬伙,按季再減產約2000伙,主因樓花單位減少所致,不過現樓貨則增至2.8萬伙創新高。業界人士指,隨着近年賣地減少,熟地供應已顯著回落,發展商亦調整建屋步伐,亦令樓花單位持續減少,料未來1至2年潛在供應將繼續下跌。
據房屋局昨公布今年首季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未來3至4年私樓潛在供應量約10.5萬伙,屬連續4季錄跌幅兼創近7季新低,按季減少2000伙或約1.87%,對比去年首季歷史高位的11.2萬伙,則減少約7000伙,跌幅約6.25%。
按季減少2000伙
  潛在供應回落主要是建築中但未售出的樓花單位大幅回落所致,按季減產3000伙或約4.41%,最新供應量約6.5萬伙,屬近8季新低並重返2023年首季水平。而已批出土地(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涉1.2萬伙,按季保持不變。
  值得留意的是,已落成但未售出的現樓貨尾單位高達2.8萬伙,按季增加1000伙或3.7%,創政府自2004年9月起每季公布供應數字以來新高紀錄。
  房屋局發言人表示,預計未來數月將有4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1100個單位。隨着政府持續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相信未來3至4年的私人住宅預計供應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長實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表示,供應數字下跌反映未來新盤供應趨向穩定,由於去年批地量減少,而且發展商亦調整建屋步伐,亦令樓花單位持續減少,料未來1至2年潛在供應將繼續下跌;另外,關稅戰對樓市有短暫影響,而且年內有機會減息,加上本港樓市剛需強,料全年樓價波幅約5%。
現樓貨尾2.8萬伙創新高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潛在供應連續4個季度減少,顯示發展商因應市況正在減慢施工進度或調整發展步伐,加上近月中美貿易戰令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計膠着情況將會持續,未來潛在供應數字會緩慢回落。而現樓貨尾單位已經連續4季度有所增加,從去年第2季1.9萬伙上升至今年第1季2.8萬伙。短期內發展商仍將以去庫存為首要任務,從而令一手成交繼續主導市場。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說,發展商放慢建築工程進度,令近期落成量增加,潛在供應因此減少。去貨方面,近日有大型新盤累收超過3萬票,以投資者估算佔3至4成,顯示新盤有強勁購買力支持,關稅戰未有打擊準買家信心,現樓貨尾量會陸續被市場消化。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指,今年初新盤銷售想理,發展商亦想作出調整,而且施工及落成量亦下跌,令整體潛在供應數字連續數季下跌;樓市方面,準買家觀望經濟狀況,估計整個市況無論在金融市場或樓市都是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