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出行「更重本」 隧道主幹道研收費
發佈時間:03:00 2025-02-27 HKT

為體現用者自付原則,《預算案》提出將檢視各政府隧道及主幹道的收費,並檢討俗稱「牛肉乾」的違泊定額罰款、電動私家車牌照費,及停車收費錶的收費,料每年可增加約20億元收入。政府消息人士指,爭取在年內完成研究並諮詢立法會,並在數年內推行,20億元收入是初步預算目標,至於如何調整、何時調整、調整多少都要待檢討完成後才有定案。
調高違泊罰款等 料年增20億收入
消息人士指,有關收費已多年未調整,例如違泊定額罰款自1994年後已30年沒有調整,今次提出調整所考慮的因素,包括罪行嚴重性和阻嚇力。咪錶停車位滿足駕駛者短期泊車需要,調整收費希望加快停車輛流轉,讓更多駕駛者用到錶位。
原本2024/25年度預算案預測,「牛肉乾」可為庫房帶9.88億元收入,經修訂後只有8.43億元,較原先預算少收14.7%。當局解釋,主因是發出的交通違例定額罰款通知書數目較預期為少,若來年「牛肉乾」收入預算同為8.43億元,以每張320元計算,估計要發出逾263.4萬張,日均要抄牌7217次。
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方面,消息指,現時費用按車輛淨重計算,不超過1公噸的車輛每年收取牌照費572元,其後每多250公斤會加收124元;但汽油車則按CC收取。根據2023年數據,電動私家車平均每年牌照費約1200元,汽油車約7600元,是電動車的逾6倍。數據顯示,去年所有車輛牌照費約31億元,當中電動私家車佔9000多萬元。
消息指,考慮到電動車發展及電池技術進步,電動車重量越來越輕,當局冀調整牌照收費,考慮因素包括「能者多付」原則、綠色運輸發展及公共財政可持續性等。
消息:朝易通行收費方式推展
隧道及主幹道收費方面,消息指,其中一個檢視方向是現有免費道路及隧道改為收費,舉例青嶼幹線當年政府「用咗好多錢起」,政府希望可體現「收回成本、用者自付」。至於有哪些隧道需改為收費,消息人士則表示未有定案,將按各隧道及道路的實際情況而定,考慮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服務對象、交通管理需要、公眾負擔程度、公交及商用車能否暢順使用道路等。計劃會朝以「易通行」收費方式推展,不同方案均會考慮,如連接同一地區的全數主幹道或隧道均收費,或「一收一不收」。
雖然預算案未提及加水費,但消息人士表示,水務署已就調整水費諮詢十多個行業團體,並收集住戶意見,未收到明確反對聲音,而水費加幅細節仍在籌劃中,初步計劃2025/26年度將方案提交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