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季經調整多賺8成 勝預期

更新時間:03:00 2025-11-19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19 HKT

  小米(1810)第三季收入1131.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2.3%,經調整淨利潤113.1億元,升80.9%,好過預期,其中電動車業務錄得經營盈利。小米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預告,本周將提前達成全年交付35萬輛的目標,但直言明年市場較具挑戰,汽車毛利率將受壓;而手機亦有機會顯著加價。
料明年汽車毛利率受壓
  盧偉冰指出,今年首三季汽車累計交付近26.6萬輛,而10月亦超過4萬輛,本周完成35萬輛交付後,今年餘下時間仍然平穩。不過,他指明年汽車行業挑戰較大,將面對國內汽車購置稅補貼政策減半,以及激烈競爭,勢拖累毛利率,「行業還是玩家非常多、產業非常早期,要經過一段時間激烈競爭,才會形成非常好的收斂。」
  對於手機市場前景,盧偉冰表明,明年壓力將遠大於今年,主要由於內存部件的成本大增,對毛利率帶來壓力,但該集團仍會保持積極進取策略紓緩影響,包括透過升級產品結構、提升平均售價(ASP)等,零售價格相應將有較大升幅。他強調,小米已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原材料來源穩定。
  期內,小米收入按業務劃分,手機及AIoT分部收入為841億元,按年增1.6%,毛利率22.1%,增長1.3個百分點。其中智能手機收入460億元,下跌3.1%,主要是ASP跌3.6%,被全球出貨量增長0.5%部分抵消;而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276億元,增長5.6%;互聯網服務收入94億元,增長10.8%,創新高。盧偉冰指出,海外IoT收入實現新高,增長空間仍然廣闊,特別是家電出海成績良好,故明年將加大國際業務發展。
  至於智能電動汽車及AI在內的創新業務,分部收入290億元,按年大增2倍,毛利率25.5%,增8.4百分點,並首次實現單季經營盈利,經營收益為7億元。當中電動汽車收入為283億元,季內共交付10.88萬輛新車。在AI發展方面,盧偉冰指其AI大模型及應用發展遠超預期,惟現階段不透露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