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24攻「康復治療」闢新路
發佈時間:03:00 2025-10-16 HKT

近年以無合約月費支付的24小時健身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同一區也可能充斥不同連鎖店,但隨着鬥平、鬥多門店模式逐漸飽和,有健身品牌另闢蹊徑,以免費群體運動課堂及運動康復治療作招徠。GO24 Fitness聯合創辦人陳匡俐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健身市場「還有空間可發展」,並視運動康復為未來健身市場新方向。
擁有健康小麥色皮膚,身穿運動衫及牛仔褲的陳匡俐,與記者相約在金鐘分店見面,坦言剛剛健身、沖完涼便做訪問。根據她分享,年幼時隨着父母移民加拿大,畢業後在美國美林證券從事金融行業,專注於地產投資,之後再回流香港繼續相關事業,可謂與運動毫無關聯。
盼提供更多運動地方
當她在香港誕下女兒後,深感香港地方狹小,難以找到寬敞地方給孩子玩樂,便毅然退出金融業,與拍檔在西環開設室內遊樂場創業,惟開展並不順利,在疫情前就沒有做下去,並逐漸開始其運動事業。她指出,「外國隨便一個公司或住宅區內都有健身設施,但香港不同,首先要找一個空地才能跑步,其次還要考慮入會成本」。
陳匡俐丈夫在一次凌晨健身中,認識了後來的合作夥伴,這段偶遇最終催生GO24品牌。他們於2018年在荃灣開設第一間分店,陳匡俐回憶道,「概念很簡單,就是在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健身室,因為很多香港的家中都沒有位置做健身。」該健身品牌至今在全港已有13間分店,其中有5間為較高端的副線「ONYX BY GO24」健身室,力攻商業區上班族。
年收至少9000萬月費
根據GO24官網顯示,目前月費最平為578元,最貴則是838元,逐月收費。她透露,目前每間分店至少有過千位會員。若以此計算,即全港總共至少有1.3萬位會員,每月至少有751萬元收入,一年則至少有逾9000萬元。除月費之外,有些高級團體課程亦需付費,例如Reformer Pilates(器械普拉提),會員價最低為每堂190元,非會員最貴每堂350元。
相對於競爭對手,GO24在全港擁有13間分店並不算多,其中24/7 FITNESS全港有134間分店、Anytime Fitness有34間分店,Snap Fitness亦有18間分店。對於同業瘋狂擴張,甚至一區有7間分店,陳匡俐質疑「係咪有咁嘅需要呢?I don't really know(我不太清楚)。」 不過,她認為不同人有不同選擇,市面上更有各種選項,例如有些人喜歡上團體課,有些人則喜歡CrossFit。
在數據層面,陳匡俐分享稱,歐美地區健身會員滲透率約有15%至20%,近年香港健身會員滲透率也有所攀升,達到約6%,按照800萬人口計算,即為近50萬人。雖然對比歐美仍有較大空間追趕,但陳匡俐觀察到,香港年輕人健身意識明顯提升,「以前星期五、六去喝酒或做其他非常不健康的事,但現在你會看到20多30歲的人一起做運動、行山」,這些都有利於香港健身市場的發展。談及是否有計劃進軍內地及東南亞,她表示不排除計劃可能性,但香港市場仍未飽和,有一定發展空間,目前還是專注於本地市場。
港滲透率仍較歐美低
除了市場越來越多的健身消費需求,她還認為,「康復治療在市面上相對較新,對香港而言,是健身事業的發展方向。」她分析道,亞洲的康復治療概念很強,例如日本溫泉、泰式按摩等,在恢復療法方面也有傳統基礎;西方則將概念利用器械現代化,或是重新制訂了一些清晰的理論。今年品牌則引入了Recovery Hub(運動康復中心),在健身室內有空間可提供冷熱交替療法、全光譜紅外線桑拿、冰浴浴缸、氣壓式按摩等設施,能紓緩酸痛、恢復肌肉活力,或為肌肉在運動前做好準備。
不同選址提供不同服務
對於分店選址,她指除了考慮人流外,更要考慮為不同區域客群提供不同服務,例如在金鐘開設高端「ONYX」健身室,因有大量上班族,會提供乾淨毛巾及健身衣服,以及更多團體課堂,讓他們可利用中午時間做運動;至於旺角等住宅區,則會開設「GO24 Fitness」。
陳匡俐笑言,自己從金融轉做健身有不少挑戰,但「自己專長是地產投資,我老公也是,因此對揀舖與商討租金比較擅長」。她續指,歐美及澳洲租金一般佔銷售額約15%,但香港租金成本昂貴,有機會佔銷售額30%或以上。事實上,「ONYX」在中環皇后大道中的分店,合共約8150方呎,早前有市場消息指業主叫租每月57萬,最終減價約17萬,以每月約40萬租出,平均呎租49元,即較3年前舊租金50萬元減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