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吐146點兩萬七關失而復得

更新時間:03:00 2025-10-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4 HKT

  港股在創逾4年新高後回吐,一度跌逾300點,終收報27140,跌146點,兩萬七關口失而復得,但止步連升3日。在北水暫停下,港股大市成交進一步萎縮,降至1348億元,為近5個月以來最少。恒指本周累升1012點或3.9%,以百分比計,是3月初以來最大的一周升幅。
  內地股市近日造好,繼續吸引外資。大摩發表報告指,9月份外資淨流入中國股市達46億美元,為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主要由被動型基金推動,淨流入52億美元,主動型基金淨流出6億美元。
  三大指數止步連升3日,恒指低開65點,之後節節下跌,午後跌幅擴大至314點,低見26972,終收報27140,跌146點。國指收報9658點,跌66點;科指收報6622點,跌60點。一周4個交易日計,三大指數轉升,而漲幅可觀,恒指累升1012點或3.9%;國指累升355點或3.8%;科指累升427點或6.9%。
Tesla累汽車股插水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周四公布第3季銷售數據後,股價大跌逾5%,連累中資汽車股走低。比亞迪(1211)收報109.4元,跌近4%,為表現最差的3大指數成份股。造車新勢力蔚小理跌2.1%至2.8%不等。
  踏入「十一黃金周」,出行股和博彩股回軟,攜程(9961)跌1.9%;新濠國際(200)跌3.9%。《彭博》引述花旗分析師指,「十一黃金周」首兩日的全國整體旅客量可能低於部分投資者預期,部分歸因於今年更多人提前出行,並預計臨近假期結束時旅客量有機會略有改善。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繼7月中以來,美國基金大舉流入中國股市後,歐盟被動型基金於9月開始追上。截至9月底止,今年外資被動型基金累計流入180億美元,已超逾去年度70億美元;外資主動型基金累計淨流出120億美元,低於去年流出240億美元。以板塊來看,主動基金經理本月增持最多的是資本貨物和半導體,減持最多的是保險、耐用消費品和服裝。以股份來看,阿里巴巴(9988)、寧德時代(3750)和京東(9618)的增持幅度最大;而騰訊(700)、平保(2318)和泡泡瑪特(9992)的減持幅度最大。
46億美元上月流入A股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表示,在北水重臨前,港股都會處於上落格局,缺乏明確方向,恒指於26600至27600水平徘徊,至於美國政府停擺情況亦是未知之數。不過,他認為港股大市不會有深度調整,基於中美元首或於本月底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期間會晤,以及中國人工智能(AI)的估值正在重估,另AI、半導體、機械人等板塊韌性強,投資者可繼續炒股不炒市。他預計,恒指第四季於25600至29000徘徊,科指會跑贏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