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直播電商「金飯碗」不再
發佈時間:03:00 2025-08-02 HKT

在教育部門督導壓力下,多地院校正將直播帶貨作為解決就業難的「救命稻草」。然而,內地直播電商行業風光不再,這個曾創造7年增長250倍神話的「金飯碗」,已迎來重大拐點。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行業增速驟降至8.3%,人均消費更首現負增長。資深從業者慨歎:「2021年拉隻狗開播都能賣貨,現在是一地雞毛。」
畢業季尾聲,記者調查發現,在就業督導壓力下,不少院校紛紛將直播帶貨列為重點對接行業。廣東陽江市產業帶直播孵化基地操盤手劉子康透露,近期接獲廣州某高校邀請,希望合作培訓學生開展直播創業。
經濟學者宋清輝向記者表示,高校接觸直播電商行業已很普遍,他認為,院校若能與MCN(多頻道網絡)機構、電商平台深度合作,通過實習、定單式培養等模式,的確能大幅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資深從業者:現在一地雞毛
除校方積極推動外,更多應屆生也正主動擁抱「直播熱」。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應屆生如何入行直播」等話題動輒獲數千點讚,不少畢業生更主動分享求職經歷:「武漢直播公司開價底薪5500至6500元是否合理?」;「月營業額80萬元卻只拿4500元底薪正常嗎?」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內地職業主播數量已達3880萬人,較前一年同期暴漲1.5倍。劉子康表示,除「線上銷售員」即直播帶貨崗位外,越來越多求職者正搶佔中控、編導、拍攝等幕後職位。
諷刺的是,這個幾千萬人追捧的行業早已殺成紅海。對比2017年僅196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市場規模,行業在7年間膨脹逾250倍後,迎來增速「急煞車」。根據「電數寶」數據庫顯示,2024年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首次突破5萬億元,按年增長8.3%,但相較前幾年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明顯放緩(見表)。「電數寶」數據庫更揭示,2024年用戶人均年消費額8589元,首次出現0.82%負增長。
行業飽和直接衝擊從業者生計。有MCN機構負責人慨歎:「三年前腰部主播月入5萬元很輕鬆,現在能賺2萬元就要燒高香。」行業協會報告指出,主播平均直播時長從2021年的4.2小時增至2024年的6.8小時,但單位時間收益卻暴跌40%,能穩定變現者不足兩成。劉子康直言:「2021年拉隻狗開播都能賣貨,現在是一地雞毛。」
曾被譽為「網紅直播電商第一村」的浙江義烏北下朱,這個聚集逾7000商戶、5000名網紅的直播重鎮,也已經風光不再。由於行業陷入惡性價格戰,加上平台流量成本水漲船高,許多中小商家的利潤變得越來越微薄。有燈飾商家大吐苦水,稱利潤率從2019年以前的近20%,暴跌至今年不足1%。
上市公司的業績同樣印證行業競爭加劇。快手(1024)2024年憑藉平台優勢保持72.5%的淨利增長,經調整淨利潤達177億元,而同期羅永浩創辦的交個朋友(1450)淨利卻暴跌三成,調整後淨利潤僅為1.2億元。
需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升級
中國商業聯合會直播電商委副會長曹磊指出,行業規模增速下滑標誌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期」,需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升級。
劉子康稱,電商行業變化快,很多團隊今天賺到錢,明天可能倒閉,在極致內卷的情況下,真正能存貨下來的,都是懂得轉型的公司。他指出,不少企業已開始轉戰私域電商、跨境電商、品牌電商等縱深領域。以面向中老年客群的私域直播為例,劉子康指出,這批集中在微信直播間的消費者不僅下單果斷,轉化率和退貨率都遠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因此被視為內地電商最後的藍海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