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息口趨跌 「保費融資」再現

更新時間:03:00 2025-07-1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7 HKT

  早前港元拆息回落,1個月HIBOR曾跌穿1厘,供樓人士的負擔大減之外,有「金融樓」之稱的保費融資再度大熱。據保監局數字,保費融資業務在2024年佔新造業務保費約12%,今年首季佔比已升至25%。有保險代理亦表示其保費融資業務急增,不少富裕客戶見息口低企,紛紛借錢投保,將保單回報槓桿至逾20厘以上。

保費融資原理與樓按相似,樓按以物業為抵押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保費融資則是抵押保單再申請貸款,支付部分保費。現時坊間一些長年期的儲蓄壽險,計及保證及非保證回報的預期總內部回報率(IRR)達到5厘或更高,因此透過貸款可倍大回報,令回報率倍增到10多至20厘。
  資深保險界人士李尚仁表示,近期港元拆息回落,保費融資大受高資產值的客戶歡迎,他的團隊去年全年僅1名客戶申請保費融資,但單是上月已有14宗。
  他舉例,其公司一款為保費融資而設的儲蓄保險,保單年期為終身,計及最高10%保費折扣後,預期IRR在保單第10個年度終結時最佳,其美元保單達5.5%,港元保單則為5.2%,因此客戶宜將投資期定為10年,其後便退保離場。
慎防回報不似預期
  假設客戶投保價值100萬美元(約785萬港元)保單,這張單首日退保價值已有80萬美元,銀行最高可借當中的9成,即72萬美元(約565萬港元)給客戶,餘下28萬美元才需要自掏腰包。再加上該公司現有的最高10%保費折扣、即10萬美元,客戶只需自付18萬美元(約141萬港元),便可投保價值100萬美元的保單。
  在上述例子,客戶就像支付141萬元首期,買一個價值785萬元的物業,因此保費融資有「金融樓」之稱。保費融資一經批核,客戶需要每月支付貸款利息,不過與樓按不同,客戶只需要還利息,不用還本金;另外,個別銀行沒有限制客戶貸款年期,但要求至少要貸款10年。
  那麼客戶如何獲利?繼續前述投保100萬美元保單例子,該保單在第10年度終結時的總IRR為最佳,該年度預期退保價值為155.3萬美元。李尚仁說,優質客戶普遍可獲銀行給予1個月HIBOR+1.3厘的貸款利率,以昨日1個月HIBOR約1.17厘計,實際貸款利率約2.47厘。為方便計算,假設全期平均貸款利率均為3厘的話,向銀行借72萬美元,即每年利息2.16萬美元(約17萬港元),投資期10年計,即合共支付21.6萬美元利息。
  若在第10個年期滿時退保,預期退保價值155.3萬美元,在償還72美元銀行貸款,連同10年間支付的21.6萬美元利息,退保時實際「落袋」金額為61.7萬美元。以本金18萬美元計,淨賺43.7萬美元,即10年賺逾242%,平均每年約24%。
  不過,投資者實際上能否賺到豐厚利潤取決多項因素。首先,預期退保價值涉及非保證回報,10年期滿能否獲155.3萬美元屬未知之數。即使該保險公司去年同類產品分紅實現率介乎95%至100%,但「過往表現不代表將來」。事實上,保單銷售文件也展示了「悲觀情景」,若保險公司每年投資回報較假設跌1.8%,第10個年度終結時總IRR降至3.3%,該年退保只有124.4萬美元,即實際淨賺12.8萬美元,平均每年回報約7%。
貸款息率過高「無肉食」
  其次是息口,因1個月HIBOR+1.3厘這貸款利率並非所有客戶可享,資深銀行家、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坦言,只有身家豐厚的私銀客戶、兼且大額保單才享有。有銀行貸款50萬港元起,保費融資利率現為3個月HIBOR+3厘,以昨日3個月HIBOR約2厘計,實際貸款利率為5厘,王良享直言,如此息口便不值得保費融資了。
  若投資者真的獲得銀行低息貸款,如前述借72萬美元,10年間每月利息1800美元(約1.4萬港元),在港元拆息低企,兼投資者每月有穩健現金流能持續還款,自然問題不大。不過一旦息口突然上升,投資者隨時要倒蝕。
  假設HIBOR持續上升,令保費融資10年貸款息率平均達5厘,前述例子借72萬美元,10年貸款利息便增至36萬美元,若再遇上投資回報不似預期的「悲觀情景」,退保時只有124.4萬美元,在償還72萬美元貸款,再加上10年共36萬美元利息,退保時實際只獲16.4萬美元,連本金18萬美元賺不回。
  保監局發言人提醒,投保人須了解以保費融資購買的多為長期保單,或涉中長期借貸,投保人不應因為短期貸款利率走勢,而貿然使用保費融資,並應提前對未來貸款利率可能上升的情況,做好額外風險準備,如預留更多流動資產,避免因提前退保招致更大損失。「理財專區」明天續談投資者如何安心運用保費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