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上月進出口增速回升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5 HKT

中美早前實施關稅措施對雙邊貿易構成重大威脅,其後在日內瓦以及倫敦的會談後同意「休戰」。受惠於此,內地6月進出口、出口、進口按年全部實現正增長,且增速回升。僅今年6月,中國以美元計價出口按年增長5.8%,較預期增5%為佳;以美元計價進口按年增長1.1%,預估為增長0.3%,均勝預期。不過,對於下半年內地進出口表現,經濟分析師普遍仍持觀望態度。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9%,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長7.2%至13萬億;進口下降2.7%至8.79萬億。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受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影響,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按年下跌9.9%至1.55萬億,進口則跌7.7%至5303.5億。以季度計算,中美貿易量第一季度較去年同期有增長,但第二季度則轉跌,降幅達到20.8%。
不過,隨着中美在倫敦及日內瓦的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雙方貿易量回升,進出口值從5月份不到3000億,到6月份回升到超過3500億,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
出口增5.8%勝預期
王令浚强調,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讓合作成為中美經貿主旋律,推動全球貿易體系重回公平與開放軌道,為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作出貢獻。 他續指,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及不確定性增加,上半年中國外貿頂壓前行,下半年外貿穩增長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瑞銀報告指出,短期政策緩和帶來喘息,但全球關稅仍處於高水平,中美貿易在6月呈現反彈,惟由於政策不確定性,下半年經濟動能依然脆弱。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亦表示,近期貿易數據的表現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中美90天休戰期內美國進口商的備貨需求,並非關稅衝擊徹底消退的信號。他認為,30%的中美關稅水平相對較高,預計將在下半年逐步體現並對出口造成壓力。
另一邊廂,隨着「一帶一路」國家貿易聯系更趨緊,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從出口市場看,傳統、新興市場同時增長,上半年中國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出口穩定增長,對東盟、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速都達到兩位數。其中,向新興市場提供生產設備和技術,促進了當地的生產發展和就業,對東盟出口機床、對中亞出口農業機械、對非洲出口紡織機械都明顯增長。王令浚指出,上半年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增長13.8%至3572億。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內地正積極與東盟及歐盟等地區進行貿易磋商,尋求加快開拓新興市場,不過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仍非常不明朗,而且以轉運方式流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可能會面臨額外關稅的限制,內地出口在下半年面臨的下行風險依然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