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隨時顛覆金融體系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8 HKT

本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實施,包括螞蟻集團和京東金融等機構也宣布着手申請牌照。隨着市場對穩定幣興趣升溫,有加密貨幣領域專家向本報表示,香港發行穩定幣極可能為金融體系帶來變化,不僅能減少對傳統銀行SWIFT系統依賴,還將提升跨境匯款效率與便利性。不過,市場觀點存在分歧,有意見認為此舉將間接打擊美元霸權地位;但亦有指穩定幣能支撐美債市場,反而鞏固美元地位。
雖然穩定幣不算新概念,但正隨着各地立法行動而備受關注,除了早前香港通過了《穩定幣條例草案》,美國參議院亦通過《GENIUS法案》,同時英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印度及澳洲都開始着手穩定幣立法的工作。
穩定幣其實與比特幣(Bitcoin)一樣,都屬於加密貨幣,但區別在於穩定幣價值是按一定比例,與法定貨幣如美元或港元等、抑或商品如黃金等資產掛鈎,因此相對其他加密貨幣更穩定,不會劇烈波動。
助規避地緣政治風險
由於穩定幣可維持恒定價值,但不需要銀行往來,加上現時國際形勢多變,國與國之間的交易可能會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有多年從事加密貨幣領域經驗的專家Carl(化名)認為,發展本地穩定幣有機會成為銀行傳統匯兌結算支付系統SWIFT的替代方案,以減少跨境交易對其依賴。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上月亦表示,穩定幣可能會為國際金融帶來革命性變化,尤其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時,更容易凸顯傳統支付系統的脆弱。他警告,傳統支付系統可能會被政治化,並被用作制裁工具。
Carl亦指,「SWIFT系統是外國的,萬一它有一日跟你說,我唔同你玩,不讓你跟某些國家做交易,你就不可以跟他們做交易了。」由於SWIFT可以切斷特定國家的交易能力,當被制裁國家需要進行國際交易時,穩定幣則可成為第二選擇,保障被制裁國的貿易交易功能。
交易速度快成本更低
他又指,SWIFT已經相當古老,雖然仍是國際交易結算的命脈,但效率問題日益凸顯,客戶今天存入資金,收款方往往要等待2至3個工作日後才能收到款項,更涉及多重手續費,尤其是跨銀行、跨國的交易,各環節的收費疊加,大幅增加了企業及個人的財務成本。相比之下,區塊鏈技術更快、費用更低、效率更高,「利用穩定幣等區塊鏈技術進行轉帳,可以在短短1分鐘內完成交易確認,大幅縮短結算時間,更省去了眾多中介環節及相應手續費」。
有望提振人民幣地位
此外,大摩近日一份報告指出,人行可利用香港作為測試數碼支付替代方案的沙盒,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尤其是美國推進穩定幣立法、可能將進一步強化美元霸主的背景下,中國對穩定幣態度轉變,從全面禁止轉向積極探索,能鞏固人民幣未來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地位。大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等分析師表示,將香港定位為人民幣掛鈎穩定幣的發射台,可作為現實世界跨境結算試點,並為擴大數碼人民幣的國際使用提供途徑。
潘功勝亦指出,國際貨幣體系應朝向多極化發展,跨國支付體系需要多元化建設,而穩定幣的吸引力在於能使跨境轉帳更快捷、更經濟,將有助於提振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
另一方面,彭博報道指,今年2月人民幣在中國雙邊貨物貿易結算額為10年來最高,已佔3成以上,若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可成功推出,中國出口商未來能使用人民幣穩定幣進行跨國支付,隨着支付網絡拓展,增加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需求,將有助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最終取決貨幣吸引力
不過,另有意見認為發展人民幣穩定幣,並非一定能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因為國際市場對貨幣的認可,仍取決於對該貨幣本身吸引力。大摩報告顯示,雖然內地積極建設跨境支付基礎設施,但人民幣在全球儲備中佔比卻從2022年初的2.8%,降至去年的2.2%,主要源於市場憂慮中國日益攀升的債務水平、通縮風險及人口結構問題,導致資本外流增加,其負面影響已超過人民幣在貿易結算方面取得的進展。
因此若要增加貨幣吸引力、提振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上的地位,內地或須先放寬匯率管制及跨境資金流動,並透過結構性改革提振經濟增長,以使人民幣資產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