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科強調用AI協助教學

更新時間:03:00 2025-07-10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0 HKT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科學教育,教育局繼早前發表小學科學科的課程指引,昨日亦公布中一至中三科學科的課程框架定稿,全港學校最快可於下學年試行新課程,並將於2027至28學年起正式推行。課程框架定稿強調使用數字教育工具和人工智能(AI)授課的重要性,以協助學生深入理解複雜或抽象的科學概念,同時強調教師用AI協助教學時,仍需確保學生可親身參與實驗和真實的課堂內外體驗,並需確保內容的真實性。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轄下科學教育委員會,去年成立「修訂科學(中一至中三)課程專責委員會」,負責更新初中科學課程框架,並在去年12月發表框架諮詢稿。經諮詢和檢視各方意見及作修訂後,專責委員會今年5月向課程發展議會科學教育委員會提交《科學(中一至中三)課程框架》定稿,並在上月獲接納。
需確保學生可親身參與實驗
  改變最顯著的地方,是框架諮詢稿內有關「電子學習」的部分大幅增訂為「數字教育工具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列明教師可藉此更好地設計具互動性的學與教資源、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及需要,並以創新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能,包括協助教師分析學生表現、識別學習難點、調整學習資源提供建議和輔助等。
  文件亦就運用AI設計課堂作出示例,例如教授單元六「生物與環境」有關氣候變化的部分時,可讓學生運用AI輔助製作列出影響氣候變化因素的概念圖,並列明如教師指示學生運用AI輔助構思,教師需引導學生就AI所提供的意念作出選擇和解釋。
  對於在教學中使用AI,文件強調教師應同時保持與真實科學實驗之間的平衡,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參與動手實驗,以及真實的課堂內外體驗;運用生成式AI協助設計教學材料時,除需清楚標示由AI生成,亦需確保生成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圖文一致性,例如在批改作業及試卷時,最終結果仍需經由教師人工審核;教師亦應致力培養學生成為符合道德和負責任的AI工具使用者。
學會:修訂追上時代步伐
  課程發展議會科學教育委員會委員吳華彪直言,由於過去一兩年AI發展速度快,所以委員討論框架時已決定加入AI內容,期望師生都能掌握數字教育技能,特別是老師能使用新工具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最新資訊。至於會否加重老師工作量,他認為老師也會有求真精神,相信他們會做好把關,盡力確保資訊正確。
  香港數理教育學會主席李志文形容局方的修訂是追上了時代步伐,以自己的認知,最少有3成老師會使用AI協助教學,又認為AI生成內容後審核真偽的過程所需的時間,一定較傳統搜尋再查證方式少,惟重點是老師需要懂得如何向AI提問,以得出配合課程水平的內容,呼籲教師可抽空出席相關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