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通話助緩中日矛盾 高市收斂方可平息爭端
發佈時間:03:00 2025-11-26 HKT
中日關係因高市早苗發表不當涉台言論而惡化以來,西方的態度比較模糊。但在特朗普發起下,中美元首進行了一次通話,事情出現了相當大的變化。特別是特朗普明確指出,「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這句話不啻對高市的婉轉批評,幾乎等於要求日本不要節外生枝。高市現在肯定承受着不少壓力,但既然整場風波由她一手挑起,如何完場,她自己要想一想。
華府不欲東京節外生枝
中美兩國各有所需,從這次元首通話就可看得出來。對特朗普來說,釜山峰會方才達成關稅戰停戰的共識,當前中美關係不算太差。他本人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明年4月訪華,屆時一定會跟中國領導人商討許多議題,高市「搞事」絕不是他所樂見的。至於中國立場,新華社新聞稿說得很清楚,那就是「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是必須維護好的二戰勝利成果。高市的涉台言論衝擊了戰後國際秩序,在北京眼中完全越界,這亦解釋了中方近期推出連串反制措施的原因。
當然,中國也是務實的,對美國徹底拋棄重要盟邦日本、甚至擁護中國立場沒有任何幻想。在這個前提下,當特朗普說「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其實已是一個不小的收穫,因為此話隱約透露出一個訊息,即中日爭端美國是不會幫高市出頭的。中美元首通話後,不到半天,特朗普又主動提出跟高市通電話。儘管細節不詳,但我們合理地相信,內容應是告誡日方不要干擾中美關係,不要妄想可以綁架美國,不要搞砸中美談判,這其實很符合特朗普「美國優先」的「邏輯」。
此時此刻,高市的處境越來越尷尬。先說內部,岸田文雄、鳩山由紀夫等幾位前首相都批評她莽撞;當地經濟亦將因中方的水產禁令和旅遊警示而下滑,屆時日本民眾必定怪罪於她。至於外部,日美同盟的主導一方—美國—發出了相當嚴厲的警告,以致利用華府去抗衡北京的如意算盤打不響。高市當初發表「台灣有事論」,是故意為之,抑或純屬失言,現在看來已不太重要,因為不論動機如何,從效果來看,她幾乎沒有贏到甚麼,卻輸了很多。
日本對中國不服氣
包括香港在內,中國已祭出不少反制措施;以中國5倍於日本的GDP,優勢太過明顯了。中美元首通話後,特別是特朗普向高市發出警示後,估計中國的反制力度暫時不會加強,希望這不會被日本解讀為「示弱」。現時,高市眼前有一個重要的契機,那就是要收斂一下,要有某種表示,讓中國感到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尊重。
在中國近代史上,在列強當中,日本對中國造成最大的傷害。不明白中國為何反應激烈的人,對甲午戰爭、八年抗戰可能沒有太多認識,不了解台灣在經歷50年日本殖民統治後回歸中國的重大意義。高市早苗和其他日本右翼,對1945年技術性擊敗他們的美國畢恭畢敬,卻對同樣是戰勝國的中國很不服氣,這樣的想法短期內很難改變,卻不能不改變。中日同屬有影響力的大國,終歸要找到和平共處之道,但前提是日本必須有所收斂,有所反省,對歷史和台灣問題有正確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