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教發力搶排名 再接再厲築人才高地

更新時間:03:00 2025-09-10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10 HKT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了《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去年第9位升至今年第4位,屬歷來最高,更是亞洲之冠。人才排名創新高不但直接駁斥了那些「睇死」香港的言論,也印證港府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多項措施奏效。現階段的成績得來不易,對我們不啻一大鼓舞,希望當局未來推出更多適切的政策,配合香港傳統優勢和正在加速形成的新優勢,將這個城市打造成為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經濟增長創造源源不絕的動力。
香港重拾升軌證仍充滿機遇
  無可否認,香港正在經歷經濟轉型的陣痛,加上一些人基於政治偏見而散播謬論,以致各式各樣的「香港玩完論」大行其道。過往幾年確有一些市民和人才外移,加劇了留下來的人對香港前景的憂慮,但事實證明,這種憂慮是不必要的,因為香港很快就重拾升軌——我們的人才排名比去年升了5位,比前年更是升了12位,這從側面證明了香港仍是一個充滿機遇、值得天下英才大展鴻圖的福地。
  困難是有的,但事在人為,只要政策到位,即可取得立竿見影之效。本屆政府其中一項標誌性政策是「搶人才」,從各項人才計劃批出35萬宗申請的數字來看,香港號召力不減,造就香港在排名榜內「外來高端人才」的評分上升10位。人才來港,自然是看中本港在金融、創科、教育這些領的表現和潛力;事實上香港沒有讓人失望——我們在「投資及發展」一項升至第12位,科學學科畢業生百分比則繼續高踞全球第一,說明STEAM教育和數字教育正在發揮作用。排名的躍進,背後反映了香港仍有許多發展機遇,輔以適合的政策,機遇只會更多,長遠而言我們不愁沒人才。
未來須解決生活成本問題
  香港是幸運的,因為除了政府主動推出政策,就連外圍環境亦有利於我們。過往幾年因為中美交惡,有人說香港必遭池魚之殃,事實證明這又是一個謬論。今年以來,亞洲湧現了很多機會,資金源源不絕地流入中港股市,單是恒指今年便升了32%;也有不少西方「科研難民」因為特朗普的緣故而轉戰東方,這又為中港送大禮。香港作為一個中英雙語城市,本身就有天然的優勢,再加上法治、簡單低稅制、不設外匯管制、擁護自由貿易、高度開放、擁有5間百強大學等優勢,香港的人才排名不可能太低。
  香港不是沒有缺點,尤其是生活成本和居住環境的老問題,顯然不利於凝聚人才,不少優秀「港漂」和海內外高端人才就是因此而抗拒落地生根。香港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今年的排名滑落至第7位,原因之一就是生活成本太高。對香港來說,解決生活成本和居住環境的問題屬長期任務,一定不能也不可能操之過急,惟有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大家對此應保持耐性。
  香港是一個欠缺天然資源的城市,只能靠人才和制度取勝。「一國兩制」給了我們顯著的制度優勢,人才紅利則尚待進一步釋放。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證明港府明白人才的極端重要性。很快特首就會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有沒有更多積極的措施,既可加強培育本地人才,又能吸納更多外來精英?大家都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