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徵關稅被判違憲 世界局勢亂上加亂

更新時間:03:00 2025-09-0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01 HKT

  在「狂人」特朗普治下,美國以至全世界都陷入政策措施朝令夕改,政經局勢變幻莫測的年代。特朗普今年初剛上任當日,便以堵截非法移民和芬太尼毒品不力為藉口,向中國、加拿大及墨西哥3大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額外關稅。到4月份他再宣布,向幾乎所有經濟體強徵所謂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市、匯市大幅波動,跨國貿易及產業供應鏈面臨斷裂。
關稅措施政治化武器化
  特朗普其後在市場壓力下,多度將關稅暫緩及下調稅率,至近月先後與多國展開貿易談判以至達成協議,一度令市場以為最壞、最亂的情況總算已過去。但其後特朗普又突然以轉售俄羅斯廉價石油圖利為由,向近年與美國關係良好的印度開徵「次級關稅」,將本屬經濟手段的關稅措施進一步政治化、武器化,並使到一眾之前看好印度市場或視之為避風港的美西方投資者損失慘重。
  變幻才是永恆。美國關稅政策未來可能又會出現巨變,原因之一是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日前裁定,特朗普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而實施的多項關稅措施,包括「對等關稅」、「芬太尼關稅」,以至全球各地劃一加徵10%的「基準關稅」,全部均屬違憲。
  法官指出,該法案僅授權總統在真正緊急的情況下例如戰爭時期,在毋須國會批准下實施一些必要和具針對性的經濟貿易措施,而並非像特朗普宣稱的所謂「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以至刺激經濟、創造職位、平衡貿易逆差等虛無縹緲、無的放矢的理由。
  儘管如此,上訴法院仍允許相關違憲關稅措施持續生效至今年10月14日,以便特朗普政府有足夠時間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終極上訴。至於特朗普根據其他法例,例如以國家安全或反傾銷等理由,向個別國家的個別貨品施加的關稅及出入口禁令,則不屬於本案爭議範圍,暫時不受影響。
  一如所料,裁決引起特朗普的強烈不滿,強調所有關稅措施會繼續生效,批評裁決會對美國經濟、尤其本土工人造成災難性的打擊。而美國司法部等亦已立即表明會提出上訴。現時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法官佔多數,當中有幾位更是在特朗普首屆總統任期由他任命,但由於今次事件並非涉及墮胎、性取向、槍管或非法移民等傳統左右兩極議題,不少政治保守派人士也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有意見,終極上訴結果難料。
特重金錢利益無視法律
  有人或會認為,法院裁定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違憲並下令撤銷,對美國以外的國家,包括中國理應屬好消息。問題是向來無視法律,只重政治與金錢利益的特朗普,吃了今次敗仗後也絕對不會罷休,肯定又會援引其他法例和藉口,向外國亂徵關稅以實現其目標,增添市場的不確定性,令全球各地的生產商、貿易商與投資者無所適從,終日憂心忡忡。
  特朗普的橫衝直撞,無法無天,除了體現於關稅貿易措施,還有國內的金融貨幣政策,包括多次威脅要炒掉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鮑威爾,以逼使對方加快減息。日前又以莫須有的理由,解僱美國聯邦儲備局的黑人女委員庫克,再次引發市場對聯儲局及美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憂慮。庫克與特朗普政府正就有關問題對簿公堂,裁決可能會影響到鮑威爾的權位,隨時又會引起市場波動。
  此外,為了抗議多個歐洲國家計劃公開承認巴勒斯坦國,特朗普政府突然取消包括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等多名巴勒斯坦官員的赴美簽證,令他們無法出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聯大會議,違背美國作為聯大會議東道主,須確保各國與會代表順利入境的國際承諾。再搞下去,美國會否連聯合國也宣布退出呢?世界大亂,已無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