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峰會見進展 聚焦建構國土安全網
發佈時間:03:00 2025-08-20 HKT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多位歐洲國家領袖「護航」下,在白宮會見東道主特朗普,這次他沒有重蹈2月底在同一場合被美方官員羞辱的覆轍。按照澤連斯基的說法,與會領袖討論了「領土問題」和「安全保證」的問題,結果良好和正常,可見這次峰會大體上是正面的。值得一提的是,澤連斯基甚至明言已經準備好與普京舉行「任何形式」的會晤,這是否意味着俄烏很快就會迎來終戰的曙光?一步到位是不務實的,但只要有某種交易,和平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譚,起碼值得期待。
基輔收復失土不務實
俄烏戰爭打了3年半,雙方互有攻守,但基本格局沒有太大改變——俄軍佔據烏克蘭東部、南部大片土地,但無力完成將烏克蘭「去納粹化」「去軍事化」的原先目標;基輔則在美歐持續的軍事援助下,不致於亡國,但亦無法收復全部失土。澤連斯基深知普京絕不可能放棄已經取得的土地,卻無法逼他就範,故此,戰爭的結局極有可能是基輔接受領土在事實上歸莫斯科,儘管口頭上會繼續反對和譴責。
真正有討論價值的是「安全保證」,這是烏克蘭可否在戰後重新出發的關鍵。但「安全保證」具體包括甚麼,卻不是那麼容易確定。所謂「安全保證」,由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美俄峰會後提出,他當時向澤連斯基建議,和平協議可加入對烏「安全保證」,包括動員西方盟邦保護烏克蘭,而美國亦準備加入。對澤連斯基和其他烏克蘭政客而言,這樣的說法未免空洞,但如果寫得具體一點,講清楚美歐的角色,亦不致於毫無操作空間,起碼基輔放心的機會會高一些。
若真有一個切實有效「安全保證」,那對於竭力防止俄羅斯未來再次入侵的烏克蘭來說,必是一大勝利。問題是美國將以怎樣的方式參與其中,怎麼與歐洲協調?歐洲多國部隊可能駐守烏克蘭,美國的角色是否僅限於情報、物資支援?戰後烏克蘭的軍力建設應去到甚麼程度?普京之前一直堅拒北約向烏克蘭派遣軍隊,華府可以給出甚麼「誘餌」,換取他的妥協?
烏7成國民盼終戰
烏克蘭抗戰數年,不知不覺間,民間情緒已經大變——根據蓋立普最新公布、在7月做的民調,近7成烏克蘭民眾支持迅速談判達致終戰,數字遠高於2022年的兩成多。對於特朗普來說,俄烏戰爭是歐洲的事,他不想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事不關己」的問題上;對於澤連斯基而言,奪回失土已屬不可能的任務,當下民意又厭戰,似乎已經到了一個不管通過甚麼方式也要結束戰爭的時候了。
在這次白宮會談上,澤連斯基在短短4分多鐘的開場發言內,向特朗普連說11次「謝謝」,上次會談的罵戰已不復見。假如說澤連斯基打算反對特朗普的終戰議程、長期抗戰,似乎欠缺基礎。事實上,他還在美烏峰會後透露,有關烏克蘭「安全保證」的細節將在10天內擬定,更多細節將陸續公布,可見他對「安全保證」是有一定期待的。
普京需要知道美國打算拿甚麼來交換,澤連斯基也想知道美歐將在戰後如何保護烏克蘭。將一個模糊的承諾具體化,是當前逼切的任務,外界對此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