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數據真假難分 全球淪為政策市

更新時間:03:00 2025-08-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04 HKT

  股市有云「五窮六絕七翻身」及「Sell in May and go away」(在5月份散貨離場),但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連串離經叛道、令人難以捉摸的經濟及貿易政策影響,今年不論是美股或是港股的表現,都偏離了傳統的走勢以至常人的智慧。
美國非農業新增職位大縮水
  特朗普在4月初提出其所謂的「對等關稅」,換來主要貿易對手中國的強硬反制,引發包括港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同步大跌。但美國政府很快便抵不住市場壓力,尤其對美債和美元的衝突而多番作出讓步,將「對等關稅」的實施日子一再押後。期間中美兩國亦先後在日內瓦和倫敦進行會談,各自撤銷了部分貿易限制。再加上本地的新股認購潮與穩定幣概念熱潮,港股於5月初已基本收復失地,然後再節節上升,至7月底突破近3年半以來的高位。
  經歷了5、6、7連續3個月的升市,市場估計港股今個月的表現將頗為波動,不像傳統8月份的「暑期市」般相對淡靜和平穩。事實上,受到美國陸續公布多國「對等關稅」的最後「派彩」,大部分國家的稅率都高於預期,還有中央加大力度打擊「內卷式競爭」等影響,港股與內地A股到上周後期已扭轉升勢,出現回套。
  到美股於周五開市,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7月份就業報告,非農業新增職位只有7.3萬個,遠低於市場預期的最少10萬個以上。更甚者是,統計局進一步修訂之前兩個月的就業數據,5月份和6月份由原來合共新增29.1萬個非農業職位,大幅減至只有3.3萬個,突然「不見了」多達25.8萬個職位。
  有關數據如果準確,即顯示美國的經濟及就業情況,並不如特朗普吹噓那樣進入了「黃金時代」。若高關稅政策未能如特朗普承諾般,成功促使企業及職位回流,令經濟增長率高於因關稅所引發的通脹,便會變成滯脹。
  面對市場憂慮,特朗普的做法並不是嘗試去解決問題,而是將點出問題者除掉!他指控由前總統拜登任命的勞工統計局局長麥肯塔弗,多年來對就業數據進行政治操弄,包括於去年總統選舉前誇大當時的就業情況,為民主黨政府及總統候選人造勢,今次高估就業數字則誤導了美國聯邦儲備局,令後者擔心經濟會過熱而拒絕加快減息,故決定立即將麥肯塔弗炒魷。
關稅打壓近鄰 中印仍有變數
  不過,如果特朗普的指控屬實,統計局刻意高估了最近幾個月的就業數據,即顯示是經濟及貿易政策達不到其預期效果,非常自相矛盾。市場會否相信特朗普的政治陰謀論呢?還是因此會覺得美國政府的其他經濟數據都可能存在「政治水分」,繼而對整個金融市場與投資環境失去信心。
  而眾所周知,特朗普最想炒掉的並非這位名不經傳的勞工統計局局長,而是堅拒應其要求加快減息的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今次炒魷行動可能是對後者的進一步警告。市場早前已表明,聯儲局的決策與美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對美元地位與金融市場穩定至為重要,但相信特朗普仍會千方百計向聯儲局鮑威爾施壓。
  最後還有仍未塵埃落定的關稅政策。同屬亞洲區內盟友,美國向日本和南韓徵收15%、菲律賓19%、台灣20%、印度則為25%,毫無準則,亂點鴛鴦。對巴西、加拿大等鄰居開徵的超高關稅,更擺明有政治欺壓成分。中美貿易代表剛於瑞典進行了第三輪會談,仍然未能達成實質協議,變數很多,有說特朗普希望將貿易協議與兩國元首會面掛鈎。此外還有針對俄烏戰事和俄羅斯能源出口,而威脅會向中國、印度等國開徵的「二級關稅」。未來的全球股市走勢,將越來越偏離基本的經濟學常識,淪為政策市、政治市,小股民須小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