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市長及鍾南山 促銷農產品扶助貧困地區

更新時間:04:46 2020-05-1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0-05-11 HKT
■鍾南山院士走進直播間為貴州扶貧產業助力。
■鍾南山院士走進直播間為貴州扶貧產業助力。
  (星島日報報道)一百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央視公益直播為湖北帶貨超億元(人民幣,下同),走在抗疫一線的鍾南山院士,也走進了幫扶貴州脫貧攻堅的直播間……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直播帶貨頻上熱搜,「買它!買它!」儼然成為當下的網絡熱詞。在淘寶、抖音等網絡平台加持下,各地「吃貨」齊心協力,讓一些農產品從滯銷到缺貨。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在陝西考察,表示「直播是趨勢,要好好珍惜」,國務院扶貧辦隨後也指出,疫情期間,直播帶貨是消費扶貧的一種重要方式。
  防疫期間,網絡成為各地特別是一些貧困地區拓寬農產品銷售管道的新途徑。在電商平台、「網紅」助力下,農產品「走」出了鄉村,使得「戰疫」、「戰貧」兩不誤。四月下旬習近平就肯定了直播扶貧的可行性,他考察了依靠發展木耳等產業脫貧的陝西柞水縣金米村,當時幾位村民正在做網上直播賣貨的準備工作,他走到直播平台前表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
  近期的「人氣王」鍾南山院士為了幫扶貴州脫貧攻堅專案,近日親自上陣直播帶貨,成交額達一百萬元。在與網友交流的八分鐘裏,除了分享對全球疫情的看法,他還力推貴州刺梨。據鍾南山介紹,廣東一八年起就和貴州黔南合作,找到幫扶當地百姓脫貧的黔南特產——刺梨,將刺梨研發生產成飲料、潤喉片等,把農產品變成工業品,甚至變成全國或者世界的消費品。他還說,「思路打開了,銷路也將打開,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幫扶形式,使貴州地區廣大老百姓生活水準提高,實現真正脫貧」。
  從二月下旬以來,不少地區的農產品銷售轉戰線上。其中官員帶貨的效果格外顯著,貴州省赤水市的一名副市長直播帶貨農特產品,三小時銷售額便達到近兩百萬元;安徽宿州的一位縣長為當地的碭山梨代言,僅半個小時就賣出了將近兩萬單。
  商務部四月二十三日公布數據顯示,涉農商品銷售旺盛,今年一季度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高達九百三十多億元,增長逾三成。「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農村電商專家魏延安建議,在繼續開展電商培訓的同時,還應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水平,不斷規範直播帶貨市場,加大社交電商、直播、短視頻等網絡展示。
  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就表示,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扶貧產品,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既把貧困地區產品給賣出去了,也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的管道。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認為,直播賣貨是具有技術創新性的一種扶貧方式,不僅減少了傳統農產品市場銷售的中間環節,也快速打通了市場供需資訊,推動形成新的市場需求,為促進貧困農民增收提供了一個實際有效的探索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