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秋拍中國藝術專場拍賣 漆藝奇珍 明朝剔紅
發佈時間:08:00 2025-10-09 HKT

明代漆藝大匠黃成在《髹飾錄》中記載:「剔紅,即雕紅漆也。宋元之製,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雕工精湛的剔紅雕漆穿花鳳凰圓盤,屬明朝十六世紀之作,展現南宋至元明延續的經典構圖,華麗而不失優雅,賞心悅目。雕刻布局繁而不褥,雌雄鳳凰尾翎姿態各異,翱翔嬉戲繁花茂葉間;羽毛與花瓣互相交映,細膩生動,刻畫栩栩如生。
這件珍品由敏求精舍前會長陳永杰博士收藏,與其他四十餘年間蒐集的文人雅物,包括宋元漆器、明清竹木與筆墨硯洗,一同在香港邦瀚斯(Bonhams)於今年十月呈獻的「觀物:閑雲山莊閒趣軒藏文房雅玩」專場中釋出。同日還有另一專場拍賣「幻化:中國歷代雕塑造像」,聚焦歷代中國雕塑造像,上至魏晉南北朝,下溯朱明滿清,見證朝代更迭、文化變遷。
邦瀚斯秋拍中國藝術專場 文房雅玩.雕塑造像珍藏
香港邦瀚斯(Bonhams)2025年秋季拍賣會快將舉槌,其中呈獻陳永杰博士珍藏的「觀物:閑雲山莊閒趣軒藏文房雅玩」及匯集各種雕像的「幻化:中國歷代雕塑造像」專場拍賣會將於10月29日在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舉行,兩場的領銜之作當屬——明十六世紀剔紅雕漆穿花鳳凰圓盤與北魏石灰岩雕佛首,以其稀有性及藝術價值,成為全場焦點。
敏求精舍陳永杰典藏
「觀物:閑雲山莊閒趣軒藏文房雅玩」單一收藏專場的藏品,皆出自陳永杰博士的珍藏。陳博士身兼敏求精舍前會長與台灣清翫雅集會員,四十餘年內精心蒐集各類文房雅玩,涵蓋宋元漆器、明清竹木、嵌寶珍品、筆墨硯洗等,件件均體現文人雅士的高雅品味與處世修養。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領銜之作,當屬出自明十六世紀的剔紅雕漆穿花鳳凰圓盤。此盤尺寸相當,漆層厚重;雕工精緻,紋飾繁而縟,布局華麗而優雅。盤雕鳳凰成雙,相對而飛,翱翔於繁花茂葉間,牡丹盛綻鳳羽蜿蜒交錯,細膩生動,栩栩如生,足見藝匠之精工絕技,堪稱明中期的漆藝佳作。
另一亮點是出自十七世紀的吳門周柱款紫檀嵌寶梅花小硯盒,此盒以紫檀為基,藝匠在木上依紋飾所需挖槽,並以周制鑲嵌法嵌入精雕玉石,拼成梅花盛放美景,雅緻悅目。盒內有嵌金屬絲「吳門周柱」篆款,與台北清宮舊藏明代圓盒款識相類,曾入選《浮世清音》展覽,極為珍稀。專場的清十八世紀吳之璠款竹雕丁山射雁圖筆筒,則展現嘉定派的絕藝巧技,運用名家吳氏稱著的薄地陽文技法作成,場景構圖疏密有致,細節入微、毫髮畢現,令人歎為觀止。
從雕塑看形意的幻化
雕塑作為物質的轉化,卻不單純只是形而下的轉換,反而承載形而上的精神寄託,見證朝代更迭與文化變遷。同日舉行的另一場專場拍賣「幻化:中國歷代雕塑造像」,則聚焦在歷代中國雕塑,匯集三十餘尊雕塑造像,時間跨越越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從靈獸到神衹,小件精巧細膩,巨像宏偉壯觀,展現時代藝術的形意之美。
珍品之一為北魏石灰岩雕佛首像,高達55厘米,尺寸碩大,相貌慈和,氣韻莊嚴。此佛首像誕生於一千五百年前,當時拓跋氏統一華北,推行漢化,讓佛教盛極一時,教徒不但在雲岡、龍門開鑿洞窟,又以頑石吉金造像,弘法揚道。故此佛首像不但傳遞佛法慈悲,亦同時見證北魏佛教藝術的輝煌成就。
另一焦點為十二世紀雲南大理國漆金銅阿嵯耶觀音立像,此像上身袒露,下穿薄紗,姿態秀美,施安慰和予願手印,寓意眾生如願以償。「阿嵯耶」,梵文意為「無往不勝」,其觀音形像,乃印度僧侶為雲南南詔統治家族所創,是中古時期在雲南立國的南詔、大理國最受尊崇的神祇。鎏金工藝為立像更添華貴氣韻,實為宗教藝術的傑作。
「觀物:閑雲山莊閒趣軒藏文房雅玩」及「幻化:中國歷代雕塑造像」專場拍賣
- 香港預展:10月24至29日
- 香港拍賣:10月29日上午10時
- 地址: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金鐘皇后大道東50號太古廣場六座11/F)
- 查詢:2918 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