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珠寶x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古往『金』來」寓教於樂 啟蒙藝創小宇宙
發佈時間:08:50 2025-07-17 HKT

展廳中央,一頂精美的黃金「動物紋冠」熠熠生輝,冠體飾淺浮雕動物紋,左右對稱。冠緣四道金梁飾漩渦紋,冠頂刻畫虎鹿搏鬥場景,細節講究,工藝精湛,價值非凡。黃金製品為精細工藝,若遇上好動活潑、充滿想像力的孩童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周大福珠寶x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古往『金』來」寓教於樂
由周大福珠寶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攜手策動的「古往『金』來」中國黃金工藝與文化傳承教育項目開展第一階段,為幼稚園學生帶來「黃金魔法師」幼稚園故事劇場工作坊。33位小朋友化身「小金匠」,投入一場充滿創意與文化的歷練。透過互動劇場、拼圖遊戲與錘揲體驗,讓孩子們認識黃金的獨特價值及中國黃金工藝的歷史文化,並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動物紋冠」。
活動寓教於樂,學童熱情參與,笑聲與驚歎不斷……璀璨黃金工藝奧妙世界的大門經「小金匠」們叩問下,徐徐打開!
普及鑑賞與工藝發展 黃金藝術承先啟後初心
黃金工藝品精緻細膩,背後蘊含的傳統手藝、歷史與文化價值,卻鮮為人知,故周大福珠寶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下稱博物館)於去年攜手推出五年合作計劃——「古往『金』來」中國黃金工藝與文化傳承教育項目,為學生及普羅大眾推出連串與黃金工藝相關的工作坊、展覽、講座及交流活動等,藉此提升大眾對中國黃金藝術的欣賞能力,從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項目於早前正式開展,並以幼稚園學生作為首階段焦點,舉行多場「黃金魔法師」幼稚園故事劇場工作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高級學習及公眾參與經理陳鳳蓮解釋,之所以選擇幼稚園學生為首階段目標,是因為他們對學習充滿好奇心,容易被激發興趣,「博物館一直舉辦不同活動給小朋友,幼稚園學生一直是我們特別希望加強接觸的群體。」她補充道,工作坊的每個環節,皆是博物館團隊精心策劃,並獲周大福珠寶贊助及提供工藝專業支援,確保內容真實且具教育意義。
周大福珠寶集團社會公益總監劉明燕表示五年計劃的進展順利,「過去兩個月,我們已舉辦多場幼稚園工作坊,吸引近140名學童參與。」她強調,工作坊的成功有賴雙方的緊密合作。過去半年,團隊深入研究如何將深奧的黃金工藝轉化為幼兒易於理解的內容,並透過試驗活動不斷優化內容設計,「看到小朋友這麼積極參與、踴躍舉手表示開心,代表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接下來,項目將推出線上教材,讓更多幼稚園能自主開展類似活動。整個計劃亦會延伸至小學、中學及公眾,涵蓋大師工作坊、講座與海外交流等多元形式,進一步推廣黃金工藝文化。
學童化身「小金匠」
上月,33位來自保良局方譚遠良幼稚園暨幼兒園的高低班學生,一起參與「黃金魔法師」幼稚園故事劇場工作坊。學童準時來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工作人員扮演的「黃金魔法師」帶領下,化身成為「小金匠」,展開一場融合創意與文化的「黃金冒險」。
工作坊歷時約一小時,以互動為主,深入淺出,並利用黃金動物紋飾為切入點,貼合學童的認知特點,讓他們在熟悉的主題中探索陌生的黃金文化。活動特設三個任務,環環相扣,巧妙地與黃金工藝結合一起,讓學童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寓教於樂。
DIY專屬金冠 思考與實踐工作坊
任務一:拼貼古代「虎形飾片」

小朋友進行的第一個任務,是拼貼還原2000年前的古代金飾「虎形飾片」圖案,每組學童都會收到6塊拼圖碎片,大家需要合作拼湊並舉手示意完成。每組都完成後,「黃金魔法師」在投影屏幕上展示3張黃金動物飾片的照片,讓學童辨認正確的虎形飾片,並猜測圖中的動物,導師亦藉此向他們介紹黃金動物飾物的歷史。
任務二:設計個人「動物紋冠」

第二個任務是讓學童設計現代版的「動物紋冠」,為了詳細地說明,「黃金魔法師」更請來「特別嘉賓」,由來自公元1500年前的「草原民族」(工作人員扮演)分享黃金如何從遊牧民族傳入中原,以及早期金器上動物紋飾的特色。此時,學童會獲派金色的紙本皇冠模型及動物貼紙,讓他們自由選擇喜愛的動物貼上,打造獨屬於自己的「黃金動物皇冠」。
任務三:錘揲技法體驗

最後任務,由工作人員扮演的「現代金匠」登場,講解黃金從原料到精美工藝品的加工過程,並即場示範錘揲技法。學童獲發小木錘、金色紙張與動物印章,讓他們以「錘打」手法將圖案拓印在紙張上。此時錘子的敲打聲此起彼伏,學童都十分認真,親手嘗試錘揲,並將完成的動物紋飾貼上皇冠作為點綴,成為獨屬於他們的「動物紋冠」。
趣味教學 踴躍回饋 點燃創作熱情
活動最後,各位「小金匠」戴上自己親手設計的動物紋冠,到展廳親眼欣賞精美的黃金展品,加深他們對金器外形及紋樣的認識。工作坊氣氛輕鬆愉快,工作人員與學童的互動自然順暢,答問期間充滿趣味。學童們也是全程投入,無論是拼圖、設計皇冠還是錘揲體驗,都展現出極高熱情。
今次經驗,讓首次接觸黃金工藝的學童留下深刻印象,4歲男孩蔡熙樂笑說:「之前不知道甚麼叫黃金,今天學習了才知道是黃色的金屬,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的金屬!」
他們尤其對製作動物紋飾皇冠印象深刻,6歲女孩黃諾妍表示,「製作皇冠最有趣,我跟着指示錘出了老虎的圖案。」她直言回家後會向父母展示作品,「今天回到家後會把皇冠送給爸爸媽媽,告訴他們我製作了皇冠和認識到很多新朋友。」這種從教育到生活的聯繫,正是工作坊的教育目標之一。
保良局方譚遠良幼稚園暨幼兒園校長鍾佩珊分享當初報名參與的動機:「相比其他傳統文化,黃金工藝對於幼童較為陌生,故想讓他們認識究竟黃金如何變成這麼漂亮的藝術品。」她期望學生透過工作坊學習傳統手藝,並激發他們在生活中的觀察力,「他們以後經過金舖如周大福珠寶,可能會拉着媽媽說:我見過這些黃金!」
文: 葉泳心 圖:何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