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COLE與UMAG首度合展 「筆脈珍傳: 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1770 – 1970)」
發佈時間:09:00 2025-07-03 HKT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UMAG)與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首度攜手舉辦的「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1770 – 1970)」展覽,主要展品來自18至20世紀期間的珍稀珠寶設計圖稿,藉着珠寶設計的初步構圖,以及利用水粉畫繪圖的獨特性,展示出二百年間珠寶製作於不同階段所呈現的藝術美。《LUXE STYLE》特別跟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校長Lise Macdonald,以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總監羅諾德博士(Dr. Florian Knothe)作專訪,進一步了解這個非一般展覽的來由與當中的亮點。
筆脈珍傳|瞭解珠寶設計的開首
先由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校長Lise Macdonald為我們細說是次兩家學院首度合作的故事開端。「我們是首次與亞洲,尤其在香港的大學及博物館合作舉辦展覽。這也是第一次由L'ÉCOLE的團隊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的總監共同籌劃一個以珠寶設計為主題的展覽。我們結緣的故事始於大約兩年前,當時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董事總經理Olivier Segura與香港大學博物館總監Dr. Florian Knothe萌生一起合作的構想,皆因彼此對工藝與教育的濃厚興趣,於是大家討論及研究了很多不同的展覽題材及內容,最後認定珠寶設計是作為開始的一個最好主題。」Lise Macdonald又指選址於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的原因,在於這所博物館對於香港和市民來說,皆具有歷史上的意義,而對L'ÉCOLE而言,正可藉此更進一步走向大眾,因學院的目標就是向人們展示珠寶工藝、傳播及教育關於珠寶的知識與資訊,是以他們亦樂於跟不同的大學及博物館合作,發掘不同的內容和主題。
是次的展品主要以具有歷史及藝術價值的珍罕珠寶設計圖稿為主,讓參觀者可認識珠寶設計及製作工序是如何開始,一直以來,大眾不會太瞭解繪圖是最初的創作步驟,其實早於18、19世紀,身份被隱藏了的繪圖師,他們並沒有在設計圖上簽下名字,卻是真正的藝術家。那些具技術性的設計圖稿,無論是單以鋼筆起稿,還是配合水粉彩等顏料繪製,皆可見作品的美妙比例、顏色的和諧配搭,以至圖紙中的寶石鑲製細節等珍貴工序紀錄。透過珍稀的圖稿,正可讓大家對珠寶工藝加深認識與欣賞。
這個專題展覽本身於2021年已在巴黎舉行,及後再於上海舉辦,到了香港這一站,展品亦加入了更豐富的元素。整個展覽會展出約一百幅珠寶設計圖稿及十三件珠寶作品,主要來自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典藏部門、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珠寶文化基金會,亦包括由法國萊儷(Lalique)博物館及香港珠寶收藏家借出的私人藏品。參觀者可欣賞到其中歷史久遠至1770年、出自Louis van der Cruycen手筆的作品。談及今次展覽是得到法國五月的支持,Lise Macdonald直言展出的圖稿主要是來自法國,然而當中亦可見受亞洲影響的設計,尤其是1920年代的部分。
L'ÉCOLE本身也有提供珠寶設計繪圖的課程,Lise Macdonald透露巴黎學院正在籌備新的課程,將會是第三季推出的季節課程。她又指L'ÉCOLE會不斷尋找及發掘更多與不同單位合作的機會,期待舉辦更多元的展覽活動及課堂予公眾參與。
筆脈珍傳|從繪圖過程到知識轉移
因為與L'ÉCOLE早已建立深厚的連繫,約於兩年前,香港大學博物館總監Dr. Florian Knothe就與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董事總經理Olivier Segura提及一起合辦展覽的意念,訪問開首,Dr. Florian Knothe簡單述說了他與L'ÉCOLE結緣的故事,彼此的互動交流已累積多年。他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人們更瞭解繪畫與設計的過程,藉着細看這些高度精緻的圖稿,欣賞珠寶設計的細緻,並想像到寶石與金屬之間的互相融合,認識珠寶製作的不同階段,這正是從繪畫的過程,衍生到知識的轉移。
問到Dr. Florian Knothe最喜歡展覽中哪個部分?他回答:「在展覽的準備過程中,我最喜歡為其內容作研究,以及藝術描述的部分,這些正跟我的背景有關,而我亦很喜歡不斷的交流。那些珠寶圖稿背後是甚麼故事,如何將設計呈現出來,我們就是要先從繪畫開始。」博士又稱,為了向大眾分享及傳遞更多與珠寶設計的相關知識及資訊,展覽期間亦會舉辦多項活動,包括將在8月份舉辦的一場書籍展覽與講座,講述這些繪圖跟其他設計繪圖的分別,亦會講解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對於珠寶設計、繪製圖稿的不同之處。事實上,珠寶繪圖跟一般繪畫有很大的差異,那是在於它們更精緻,例如一比一的的尺寸比例。說到這點,Dr. Florian Knothe更分享了自己學習雕塑與藝術創作的經驗。他認為這次的展覽,正可讓學生對不同的藝術技巧、珠寶設計及工藝的歷史演變等帶來啟發。他又補充,展覽的內容亦正可配合他教授的藝術歷史課當中有關知識轉移的部分,例如如何用鉛筆製作繪圖、光影層次的表達等。是次展覽結束後,博物館亦會舉辦一些新的活動與公眾交流。



INFO
「筆脈珍傳: 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1770 – 1970)」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時間: 周二至六/9:30am - 6:00pm;
周日/1:00pm - 6:00pm;
周一、公眾及大學假期休館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馮平山樓1樓及2樓
延伸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時間:周一至日/1:00pm - 6:00pm(特別日子除外)
地點: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九龍尖沙咀K11 MUSEA 5樓510A
查詢:2653 0030 / www.lecolevancleefarpels.com/hk
文:Maisie Lau 圖:L’ECOLE Asia Pacific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