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堯 – 布魯赫納對生命的熱情|自得其樂
更新時間:09:00 2024-09-28 HKT
發佈時間:09:00 2024-09-28 HKT
發佈時間:09:00 2024-09-28 HKT

布魯赫納(Anton Bruckner)當初開始寫交響曲,因着華格納的影響。他在三十八歲時聽過華格納的音樂,從此封他為偶像,新穎的聲音,布魯赫納吸收了不少。正因着華格納顛覆的聲音,令十九世紀保守的維也納對布魯赫納的交響曲大作,評論非常涼薄。
那個時候,甚麼是偉大的交響曲呢?布拉姆斯被稱為貝多芬的接班人,保持古典主義的工整典雅。布魯赫納新鮮的聲音,要到1884年、以第七交響曲成名。身為一位經常探究人生的作曲家,生與死是他時刻思考的問題。首演第七交響曲之時,布魯赫納年屆六十。這交響曲給人的印象,就是時刻想像人生起跌、捕捉言語不能盡言的情懷,放進龐大而嚴謹的交響曲中,作品成為人生的沉思。
音樂是很奇妙的語言。它像學習外語,不懂生字文法,就沒法揭開語言中深厚的文化意涵。音樂能夠直接跟我們說話,讓我們從耳朵中感受世界與人文景觀的偉大。布魯赫納的第七交響曲,是讓維也納人真正擁抱這位雖然年邁、但內裏仍熱切擁抱生命的作曲家的首部成功作品,也是開啟人生感悟的一部巨著。
文:胡銘堯 圖:作者提供
最Hit
落選港姐女兒讀「幼稚園界哈佛」6歲會展搞畢業禮夠霸氣 年學費至少五位數封名人二代學府
2025-07-07 15:00 HKT
31歲轉行賣雞前TVB女星疑發生嚴重意外 淚崩漏夜內地返港緊急就醫:人生很無常
2025-07-07 14: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