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香港周末好去處20大推介!日本玻璃展/韓國畫展/奧斯卡紀錄片放映/大型壁畫/靳埭強展覽/美國藝術家大型回顧展

更新時間:19:09 2024-06-14
發佈時間:19:09 2024-06-14

6月香港藝文展覽活動、文青好去處、周末活動推介又來了!ArtCan為讀者搜尋每月全新必看、大大小小的藝術展覽。來到6月份,有不少充滿意義的藝術展覽及活動進行,大家不要錯過!6月香港周末好去處推介包括:奧斯卡紀錄片放映會、香港藝術單位BIKUTA MALAMIA 大型壁畫《La première》作品展、靳埭強展覽、美國藝術家大型回顧展《布魯斯.瑙曼》等,各個展覽規模盛大,大家記得預留時間去看!

6月周末好去處推介1. 《花園 · 彼岸:蕭勤香港紀念展》

在去年6月30日,蕭勤(1935-2023)逝世,飛越大限外與他摯愛的女兒莎芒妲團聚。這次《花園·彼岸:蕭勤香港紀念展》,是我們向蕭勤和他的藝術成就致敬,同時聚焦探討1990年代這段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折期。展覽將從蕭勤1990年創作的《明光─向昇華致敬》展開敘述,帶領我們探索一系列蕭勤在上世紀90年代至2000年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包括「度大限」、「莎芒妲」、「永久花園」、「新世界之能」、「協奏」、「光明彼岸」和「三昧地」等。展覽以回顧式的視角,見證大師從親歷個人悲痛中覺醒,達至昇華的旅程。在1990年失去女兒莎芒妲後的十年,蕭勤深陷自省與情感重建。他深受佛教哲理中輪迴和永生的觀念所啟迪,相信莎芒妲逝世並不是終結。對他而言,莎芒妲的靈性超越凡世,她超越大限,存在於感官之外的「永久花園」。正如他所言:Samantha「沒有離開,只是不在」。

《花園 · 彼岸:蕭勤香港紀念展》

  • 日期:即日至7月26日
  • 時間:星期一至五早上11時至晚上7時
  • 地點:3812畫廊
  • 地址:中環雲咸街40號雲咸商業中心26樓

6月周末好去處推介2. 國際藝術家雙人展《Through Timeless Spaces》

《時空荏苒》(Through Timeless Spaces)雙人展將展出中國藝術家滕天和俄羅斯-義大利藝術家安熱莉卡·列別杰娃 (Anzhelika Lebedeva) 的作品,這將是兩位藝術家首次在香港展示他們的才華。在安熱莉卡·列別杰耶娃的粉彩作品中,不知名的人物從門的另一側潛伏出來,創作審視了個人及其與周圍空間的互動,展現了一個鮮明與微妙並存的場景。在滕天的油畫作品中,手是一個矛盾體-懸浮在運動中,卻又在運動中,是她對生活中接觸過的個人、空間和物體的微小特徵進行觀察后創作的。

《時空荏苒》(Through Timeless Spaces)

日期:2024年6月15日至7月6日 (星期一、星期日及公衆假期除外)
時間:每週二至五早上11時至晚上7時|星期六早上11時至晚上5時
地點:SENS Gallery
地址:黃竹坑業勤街39號 Landmark South 19 樓 08 室

6月周末好去處推介3. 香港新晉藝術家李欣儀個展《入夜逐光》

李欣儀是香港新晉藝術家。其作品多描繪其生活及工作環境,喜歡的主題包括群體合作與個人命運等。供水系統、人工建築物橫切面和城市景觀等都是她繪畫中的常見元素。她擅長在繪畫中表現人物及其與環境的互動,並結合她在舞台製作的經驗,創造出畫面感極強的情景,從中探索人與現代社會的關係。今次展覽中,她以「入夜逐光」為主題描繪了城市的街道、建築物和人們在夜晚中的千姿百態。入夜後是她一天中最享受和放鬆的時刻。隨著城市的節奏開始放緩,周遭的環境也逐漸沉寂下來,夜幕把她從繁忙的群體活動中釋放出來。藉著下班後漫長的車程,她得以專注觀察四周光線和環境的變化。

《入夜逐光》李欣儀個展

日期:即日至 6月29日
時間: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 至 晚上7時
地點:Touch Gallery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大館 3 座 202 室

6月周末文青好去處4. 韓國藝術家楊裕然個展《楊裕然:徒手》

韓國藝術家楊裕然於香港的首次個展《楊裕然:徒手》,展示了一系列以「手」為主題的新作品,突出勞動在雙手和物件上留下的可見痕跡。楊裕然曾受韓國傳統水墨畫的培訓,她將稀釋後的塑膠彩,在韓國壯紙上逐層堆疊,以展現更加柔和的效果。今次展覽的作品隱去人的樣貌,聚焦手部以重點表現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勞動中所產生的孤獨感。手是體力勞動的象征,而在過度重視科技發展的主流想法下,體力勞動常常被低估和輕視。這些畫作是楊裕然早前以「負傷的手」為主題的作品的延伸,手上的傷痕正是反抗和異見的見證。

《楊裕然:徒手》

6月周末文青推介5. 日本玻璃藝術家聯展《流光》

玻璃藝術聯展《流光》展覽,將呈現6位當代日本玻璃藝術家扣人心弦的玻璃藝術品,包括奥島圭二 (Keiji Okushima)小坂未央 (Mio Kosaka)佐佐木類 (Rui Sasaki)作道僚子 (Ryoko Tsukurimichi)西垣 聡 (Satoshi Nishigaki)以及小島有香子 (Yukako Kojima)。展覽以璀璨多彩的玻璃藝術品,窺探靜態玻璃世界中的動態光影魅力,感受透明國度中變幻莫測的流光美感。

《流光—玻璃藝術聯展》

  • 日期:即日至 6月29日
  • 時間: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 至 晚上7時
  • 地點:Touch Ceramics
  • 地址:中環荷里活道10號大館3座203室

6月周末好去處推介6. 香港藝術家沈學翹/阮麗怡聯展《脊椎不會記得它的翅膀》

《脊椎不會記得它的翅膀》是沈學翹與阮麗怡合作的雙人展覽,繪畫作品紀錄了藝術家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思考。展覽的主題取自越南裔美國詩人王鷗行的詩作《總有一天我會愛上王鷗行》,沈學翹在平面上重新構建了原本模糊不清的景象,重新審視環境和個人之間的關係;而阮麗怡則試圖將過去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和事物描繪成此時此刻的形象,以反思其中被遺忘的價值和意義。兩位藝術家嘗試以繪畫的方式保存那些短暫卻仍未能忘卻的瞬間,同時專注於當下時刻,感受和紀錄背負著或曾存在的部分。

沈學翹/阮麗怡聯展《脊椎不會記得它的翅膀》

  • 日期:2024年6月7 至 30日
  • 時間:星期五至日 下午1時至晚上7時(星期一至四 需要預約)
  • 地點:Artspace 1999
  •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

6月周末好去處推介7. 西班牙藝術家 Diggity Douglas《異色藍調》個人展覽

西班牙藝術家Diggity Douglas個人展覽《異色藍調》透過重塑夢境及符號,在作品中探索潛意識與創作的關係,同時向一眾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巨匠致敬。藝術家以這套全新作品分享成癮者、和作為一名色盲畫家的故事,並運用不同被解構的人像,向觀眾展現自省的旅程。Diggity Douglas 生於西班牙,他的創作以人像為主,從學生時代起一直繪畫具諷刺意味的人臉作品。他近期創作的吃喝人像則源自於他對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畢加索的熱愛。同時,受達利與精神分析巨擘佛洛伊德之間關係的啟發,他開始嘗試記錄夢境和半清醒狀態中作畫,透過這種方法來理解潛意識和自身的關係。

《異色藍調》

  • 日期:即日 至 6月16日
  • 地點:中環雲咸街 33 號地下
  • 時間:上午11時 至 晚上9時(每天開放)

6月限定文青推介8. 韓國藝術家張可兒展覽《鬼魅之城》

張可兒生於韓國,是一位自修繪畫的藝術家,以她獨特的繪畫⾵格和藝術世界⽽廣受認可和喜愛。在是次《⻤魅之城》展覽中,幽靈並⾮我們通常所想象的可怕或奇怪的存在——反之,他們⽽是與我們共存,使我們⽇常⽣活更充滿活⼒,和陪伴我們癒合的存在。頭髮是她作品描繪的重要部分。這在本次展覽《⻤魅之城》中格外明顯,尤其裏⾯⼀位正⽤⽊梳梳理頭髮的⼥性。頭髮象徵著許多東⻄,包括智慧、⼒量、神聖意味、性別、地位和個⼈⾝份,在許多⽂化和神話中都有出現。這次展覽通過幽靈這個主題巧妙地隱喻出「陪伴」的意味,透過作品彌合藝術家與觀眾的內⼼世界。

《鬼魅之城》張可兒個展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推介9. 非常「香港」的展覽《石漢瑞:化圖為語》

踏入夏季,西九文化區將於6月呈獻多個全新展覽,包括M+一個非常「香港」的展覽——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石漢瑞(Henry Steiner)的個展「石漢瑞:化圖為語」。石漢瑞1934年於奧地利出生,自1961年起移居香港從事平面設計。我們熟悉的滙豐銀行紅白六角形標誌、渣打銀行的鈔票設計,以及本地多家著名公司及機構的標誌,包括香港賽馬會、牛奶公司等,均是出自石漢瑞之手,可以說石漢瑞的作品已無縫地融入香港幾代人的生活之中。

「石漢瑞:化圖為語」展覽將分為兩部分,展出200多件來自M+藏品系列和石漢瑞個人收藏的展品,展示他由1960年代至今最廣為人知的設計。此外,《石漢瑞的香港》一書結集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的經典作品及背後故事,將於M+博物館「石漢瑞:化圖為語」 專題展覽首日同步發佈。

《石漢瑞:化圖為語》

  • 日期:2024年6月15日 至 2025年6月16日
  • 時間:逢星期二至四、週末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下午6時開放;
    星期五:早上10時 至 晚上10時;
    星期一:休館(M+展廳的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
  • 地點:西九文化區 M+ (包陪麗、渡伸一郎展廳)
  • 地址:九龍博物館道38號

活動詳情:馮程淑儀 – 非常「香港」的展覽——「石漢瑞:化圖為語」

6月限定好去處推介10. 香港兒童畫家 陳溥治個人畫展《畫到 10!》

10歲香港兒童畫家陳溥治(Angelo Chan)今次將與首次個人畫展《畫到 10!》展出多達170幅作品,囊括他由2歲開始至今創作的精彩畫作,當中包括過往國際大賽之奪冠作品,見證著他《畫到10!》的創意旅程。Angelo期望藉著是次畫展,讓小朋友的可愛和純真,化身為國際和社會間「愛的橋樑」, 喚醒大家對家庭親情、和平友愛、自然生態、民族歷史、夢想未來等不同議題的關注。同時,希望大家能夠重拾自己的兒時回憶,喜愛繪畫那種開心快樂、天馬行空的感覺。

我的創意旅程《畫到 10!》陳溥治個人畫展

  • 日期:即日 至 7月20日
  • 時間:星期一至六 早上9時 至 晚上7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地點:KC100藝術空間
  • 地址:葵涌葵昌路 100 號地下

6月文青好去處推介11. 法國五月活動《Enchantée》楊詩韻 x 希念 聯展

兩位香港藝術家楊詩韻和希念將透過聯展《Enchantée》,帶領觀眾游覽迷人的法國街道和香港充滿活力的城市風景。兩位藝術家以他們對法國和香港的熱愛為靈感,將這兩個地點的標誌性風景進行了獨特的融合。用畫筆捕捉了這些地方的精髓和魅力,向法國和香港豐富的文化遺產致敬。展覽不僅展示了楊詩韻和希念的藝術才華,還邀請觀眾反思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同傳統的美感以及藝術的通用語言。

《Enchantée》楊詩韻 x 希念 聯展

  • 日期:2024年6月1 至 6月22日
  • 時間:星期二至五 早上11時 至 晚上7時
    星期六 中午12時 至 晚上6時
  • 地點:雍廷序畫廊
  • 地址:中環雲咸街67號 立健商業大廈7樓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推介12. 《永遠在未來之後》周俊輝個展

「我趕不上時間。每刻拚命地追趕著虛無,它始終流逝得不見蹤影。時間的現在及未來流動著, 在不同領域伸延及縮短。 現在我正進入不知名的空間,顛倒時間的概念。將現在與未來對等地無限膨脹,同時把過去的故事像散文集般精選出來...」是次展覽《永遠在未來之後》來到周俊輝塔羅系列的第二章。周俊輝繼續將香港景物,經典港產片場景,以及流行文化元素帶入塔羅世界。貫徹其嬉諷的作風,從中感受到這個城市對他帶來的情感與衝擊。 透過塔羅固有的敍事,神秘及符號性的設定,作品勾起時空的複雜性。

《永遠在未來之後》周俊輝個展

  • 日期:2024年6月11日 至 7月6日
  • 時間: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 至 晚上7時
  • 地點:Touch Gallery
  •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3座103室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推介13. 英國攝影藝術家Emily Allchurch 個展《多重故事》

英國攝影藝術家Emily Allchurch的個展《多重故事》,是她在畫廊的第三次個展。《多重故事》從Allchurch過去十多年對東亞的藝術參與中汲取靈感,展示她從日本到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藝術之旅,並慶祝她今年重返香港展出全新作品。是次展出的精選作品代表了藝術家在該地區的廣泛旅行經歷和參與,以她標誌性的照片拼貼創作手法,以燈箱和相片形式呈現。

英國攝影藝術家Emily Allchurch個展《多重故事》

  • 日期:2024年6月6日 至 7月13日
  • 時間: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 至 晚上7時
  • 地點:凱倫偉伯畫廊
  • 地址:中環鴨巴甸街20號地下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推介14. 奧斯卡得獎德國導演 紀錄片放映會《造林者》

 奧斯卡得獎德國導演 紀錄片放映會《造林者》
 奧斯卡得獎德國導演 紀錄片放映會《造林者》

奧斯卡得獎德國導演Volker Schlöndorff(沃克.施隆多夫)執導的環保紀錄片《造林者》(特別輯錄版)首次於香港免費放映。 《造林者》以第一視覺紀錄澳洲世界宣明會首席氣候行動顧問Tony Rinaudo(托尼.里努多)在非洲尼日爾利用「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與農民一起對抗荒漠化、令600萬公頃土地重生的故事。 片中主角Tony屆時更會親臨現場,分享自己的歷程,並探討當今世界面臨的氣候問題,鼓勵大家以氣候行動幫助受影響兒童及社區走出困境! 

紀錄片放映會《造林者》

  • 日期:2024年6月8日(星期六) 
  • 時間:下午3時 至 4時30分 
  • 地點:銅鑼灣禮頓道119號公理堂大樓6樓 
  • 嘉賓:Tony Rinaudo(托尼.里努多),澳洲世界宣明會首席氣候行動顧問 
  • 登入以下連結免費報名參加。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 報名連結:按此

6月限定好去處推介15. 香港藝術單位BIKUTA MALAMIA 大型壁畫《La première》作品展

今次「 La première」作品展中,香港藝術單位BIKUTA MALAMIA 混用不同的筆觸、顏色及素材碰撞,呈現出世上各種初遇一刻的火花及化學作用,以感性角度出發的四幅作品,以喚醒大家心目中四種與別不同的第一次。展覽作品貫徹 BIKUTA MALAMIA 一向以來的畫風,以油粉彩作主導,亦加入了水彩和塑膠彩作媒介,創作出不同紋理、型態的筆觸和色塊線條。除了選用了有別以往的素材, 亦混入了不同的繪畫技巧如潑墨、蓋印等多樣的手法豐富內容,更能呈現出每一次初遇百感交集之感,讓當中的化學作用爆炸力活現於眼前。

大型壁畫《 La première 》作品展

6月好去處推介16. 《重拓初心》靳埭強個人展覽

著名藝術家靳埭強自1969年以來在藝術創作路上拓展了不同的階段,由新水墨運動浪潮開始的波普水墨、「師古」的古畫重覆臨摹重構、「師自然」的遊名山寫生重繪創作、開拓文字山水畫、至結集「師我求我」拓展自我感悟意象。2024年八十歲後的靳氏再次重拓初心,回看過去六十餘載的創作心象,自由自在地再耕耘我的心田,創作出重新感悟的新作。

《重拓初心》靳埭強個人展覽

  • 日期:即日 至 6月8日
  • 時間:早上11時 至  晚上7時(星期一、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地點:Touch Gallery
  •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大館3座103室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17. 《宇宙力場:格哈德·里希特與肖恩·斯庫利的未來圖想》

由知名藝術史學家Joachim Pissarro策展,展覽將於Ben Brown Fine Arts舉行。展覽匯集從斯庫利(Sean Scully)的工作室精心挑選的一系列畫作和紙上作品,以及貫穿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創作生涯的典範之作,涵蓋抽象繪畫、照片繪畫和紙上作品等多個類別。兩位具有遠見卓識的藝術家將透過作品開啓一場前所未見的對話,探討他們獨特的人生經歷以及藝術、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對其創作的深刻影響,使他們成為20至21世紀最具影響力、最卓越非凡的藝術家。

《宇宙力場:格哈德·里希特與肖恩·斯庫利的未來圖想》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推介18. 《樹梢下有光》植物印染展覽

「每片葉子都承載著地域的記憶、時間的痕跡、及生命的印記。」藝術家巨人染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自然藝術旅人計劃」,舉行《樹梢下有光》植物印染展覽。藝術家巨人染透過社區創作及植物印染展覽 ,多感官互動展覽及體驗活動,邀請大眾以不同藝術形式親身感受大自然如何透過顏色與人類互動,引發更多對自然和環境保育主題的思考。

《樹梢下有光》植物印染展覽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推介19. 《見餐不是餐》香港著名攝影藝術家梁大偉個人作品展

本地著名攝影藝術家梁大偉(David Leung)以「空想性錯視」為主軸,把食物和風景照片後製成對稱影像,向觀眾展示隱藏其中的超現實面孔。5個不同主題的系列,共22幅全新作品,將於海港城美術館亮相,為各位「食客」獻上一場視覺饗宴。是次作品展名為《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靈感源自中國古代禪語「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仍是山」。

《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

日期:即日至 6月16日
時間:早上11時 至 晚上10時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海洋中心二階207號舖)

6月限定文青好去處推介20. 美國藝術家Bruce Nauman大型回顧展《布魯斯·瑙曼》

展示「DEATH」、「WAR」等字句的霓虹燈裝置作品在一閃一爍;《動物金字塔》由現成動物標本翻模製成的狐狸和鹿,既像雜技演員,又如被操偶師操控一般,被疊置成金字塔狀,本地觀眾大概也有「吊臘鴨」的奇異聯想;記錄了藝術家重重複複行為言語的錄像作品……現於大館當代美術館舉行的《布魯斯.瑙曼》,是一場叫人多麼目不暇給的視覺盛宴。

《布魯斯.瑙曼》展覽

  • 日期:即日至2024年8月18日
  • 時間:早上11時 至 晚上7時
  • 地點:大館賽馬會藝方及 F 倉展廳
  • 星期一閉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延至翌日閉館)
  • 費用:網上/現場:$120(成人門票)/$60(優惠門票*)

*適用於持有效學生證的學生、殘疾人士及60歲以上的長者

活動詳情:黃子翔 – 布魯斯.瑙曼香港首個大型展覽 藝術揭示神秘真理|流水帳

延伸閱讀:香港5月限定好去處25大推介!袖珍鼻煙壺展/馮鍾睿象外經心/林一峰藝術展/日本當代彩繪展覽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