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博物館|訪東京銀座精工博物館 探索日本時計發展歷程

更新時間:09:00 2024-01-31 HKT
發佈時間:09:00 2024-01-31 HKT

相比起具有源遠歷史背景又超級品牌百花齊放的瑞士鐘錶界,日本的時計發展史,就只有Seiko(精工)獨當一面。自1881年起,在服部金太郎的帶領之下,直至今天,精工的發展歷程已140多年,若有機會造訪位於東京銀座,亦即品牌發源地的The Seiko Museum Ginza(精工博物館),正可來一趟穿越古今的趣味之旅,探索日本錶壇王者的發展史。

精工博物館|故事始於1881年

於1881年才21歲的服部金太郎已是一位年輕創業家,他就在東京市中心開設了一家銷售及修訂鐘錶的商店,那就是服部時計店。11年後(1892年),他買下一座位於東京的廢棄工廠,並創立了「精工舍」(Seikosha),就在此廠房製造出屬於他的第一座掛鐘,3年後再創製出首款懷錶「Time keeper」,而史上第一枚日本製的腕錶Laurel,則誕生於1913年。
1923年,關東大地震摧毀了廠房,為了要重新煥起以在「精工舍」製造精美手錶的初衷,翌年(1924年)首次以Seiko為品牌名字推出腕錶。其後精工就陸續為日本時計史寫下多個第一次,當中包括1964年東京舉辦奧運會,精工除了開發及提供大會計時器,同年也推出首枚日本製計時碼錶Crown Chronograph。1965年首枚日本製的潛水錶面世,而1969年推出首枚石英錶The Quartz Astron的出現,更為世界鐘錶業界帶來巨大衝擊。

精工博物館|細賞品牌珍貴典藏

精工經歷多年不斷發展,到了2020年,也就是品牌創始人服部金太郎誕生160周年,位於東京銀座並木通的The Seiko Museum Ginza開幕,本來設於墨田區東向島的初代品牌博物館,正式遷往發起地銀座之餘,更作全面重整及擴大展品的規模,經重新整理的珍貴鐘錶及歷史資料藏品超過500件。大樓由地庫1樓(B1)至5樓,共6層屬於展覽區域,每一樓層各有主題。
甫來到大樓入口,已可見盡藏值得駐足欣賞的精妙裝置,例如那座掛有長達4.6公尺鐘擺的巨鐘Rondeau La Tour,不但吸睛,每隔30分鐘更會送上悅耳音樂。逐層展區參觀,就由走進大樓一刻開始,地面亦即1樓的「計時的起源」,主要是接待處及售賣紀念品。地庫1樓是「極限時間」,重點展示精工運動計時器及運動腕錶,還有各式音樂鐘。再走到2樓的「永遠領先時代一步」,此樓層正是可以充分瞭解品牌故事起源的服部金太郎展廳。3樓則是「從大自然傳遞的時間到人類創造的時間」主題展區,展品包括古代的日晷,以至近代的大型座鐘等,足以見證時計裝置的演變。4樓的「精緻的計時」是展示精工技術創新史的地方,當中正可見1960年推出的首枚Grand Seiko腕錶,以及屬於石英錶黃金年代的前衛作品。5樓是「多彩的計時」展區,展出的精工多年來製造的各種鐘錶作品,當中不乏勾起大家童年回憶的卡通人物鬧鐘,以及流行一時的時尚腕錶等項目。

INFO
The Seiko Museum Ginza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銀座4-3-13精工並木通大樓
開放時間:10:30至18:00(逢星期一、年末年初休館)
票價:免費
查詢:museum.seiko.co.jp
 

文:Maisie Lau
圖:Maisie Lau(部分)、The Seiko Museum Ginza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