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破案|8個月走訪2萬餘人 蘭州警方破獲16年前命案積案
“16年了,我的眼淚早已經流乾了。現在案子破了,兇手也抓到了,總算給孩子有了一個交代。” 5月7日,當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偵直屬大隊民警賈佳佳走進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一處樸素的農家院落,告訴被害人張某的母親16年前命案偵破的消息後,72歲的老人聲音有些顫抖。
這一刻,民警突然覺得,8個多月以來的加班加點、晝夜奮戰、輾轉奔波,所有的艱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
案發:嫌疑人銷聲匿跡卷宗已泛黃
2006年4月17日深夜,蘭州市西固區西固巷發生一起命案,被害人張某被他人持刀刺中背部致肺部破裂大出血,經醫院搶救醫治無效死亡。 案發後,西固公安分局立即抽調警力全力偵查,開展了大量走訪調查工作,但始終未找到有價值的線索,案件偵破工作陷入僵局。
16年來,案件卷宗已經泛黃,辦案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但西固公安分局始終未放棄對該案的偵查,兩代西固刑警對兇手的追踪一直在接力進行中。
轉機:大海撈針發現關鍵證人
2022年以來,西固公安分局黨委再次向命案積案發起凌厲攻勢,統籌優勢警力資源,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形成整體工作合力,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開展破案攻堅行動。 該局主要領導多次研究部署、靠前指揮,負責命案積案的刑偵直屬大隊安排民警張雅輝、朱亞偉具體負責。
張雅輝和朱亞偉通過對卷宗及物證進行抽絲剝繭、細緻入微的重新梳理,初步排除了圖財殺人、仇殺等可能性,同時結合當年案發地點附近流動人口較多、人員結構複雜的情況,決定採取“鎖定區域、劃定範圍,細緻排查、不漏一人”的方式,將偵查重點放在案發時和被害人有“時空交集”的人員身上。
民警以中心現場為圓心,600米距離為直徑,對重點區域內的1萬餘名住戶、租客逐人進行摸排,經過7個多月的艱辛工作,發現案發前租住在現場附近的甘肅天水籍女子馬某案發後便離開了西固區,行跡非常可疑。
民警立刻奔赴馬某現居住地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由於馬某文化程度低、且封建迷信思想嚴重,對民警的詢問始終閉口不言。 通過民警耐心細緻地講政策、講法律、講情理,馬某終於說出案發時自己曾在租住的院落內,目睹一背部被刀刺傷的男子從同院租住的馬某某房間內走出的重要線索。
得知這一線索,民警顧不上幾個月持續作戰的疲勞,馬不停蹄地展開工作,最終找到馬某某。 根據馬某某回憶,案發時持刀刺傷被害人的正是自己當時的男友“唐哥”,但對“唐哥”真實姓名和具體情況一無所知,只知道他姓唐,是甘肅永靖縣人。
隨後,民警根據此線索再次開始“大海撈針”式的排摸調查,犯罪嫌疑人唐某終於浮出了水面,案件出現重大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