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地理標誌商標之爭:是惡意訴訟還是正當維權?
日前,有網友因為出售了一隻杯底印有“景德鎮彩”字樣的茶杯,他被景德鎮陶瓷協會以“商標侵權”為由告上法庭,要求賠償3萬元。記者調查發現,近兩年,景德鎮陶瓷協會以“侵害商標權”為由,“批量化”起訴了全國多戶商家,涉及北京、天津、浙江、山東、江蘇、安徽、湖北等多個省份,要求賠償的侵權金額在幾千元至數万元不等。
多位商家認為,他們面對的是“惡意訴訟”。對此,景德鎮陶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孫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協會進行的維權打假行為完全依法依規。
到底是惡意訴訟還是正當維權?為什麼近年來地理標誌維權問題頻發?
安徽省某茶商被訴侵權字樣(圖右)與註冊商標“景德鎮”(圖左)對比(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商戶質疑:給錢就撤訴 維權還是“碰瓷”
天津的周女士經營茶葉生意多年,2021年5月19日,其店鋪賣出了一隻杯底印有“景德鎮彩”字樣的茶杯,卻在5個月後收到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景德鎮陶瓷協會以“侵害商標權”為由要求她賠償3萬元。
周女士告訴記者,當地做茶葉生意的彼此私下都有聯繫,一打聽發現,差不多同一時間,有十幾家商戶都收到了法院傳票,更蹊蹺的是這十多戶商家被訴侵權的茶具都是在2021年5月19日同一天賣出的。與周女士的經歷類似,安徽省淮南市的鍾先生也向央廣網反映,他在2021年4月22日以40元價格出售了一隻杯底印有“景德鎮彩”字樣的茶杯,2021年12月被景德鎮陶瓷協會以“商標侵權”為由告上法庭,同樣要求賠償3萬元。
在調查中,記者加入了一個“全國抵制景德鎮茶具維權群”,群內成員都是被景德鎮陶瓷協會起訴的個體商戶。調查發現,有多個不同省份相鄰市縣的商家被訴商品都在同一天售出,商戶收到法院傳票的時間也非常接近,且同一省份被索賠的侵權金額相同。
以河北省唐山市和江蘇省淮安市兩地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唐山的兩家茶城有11個商戶在2021年5月21日同一天出售了帶有“景德鎮制”字樣的瓷器,又在11月22日同一天收到了法院傳票,其中10家商戶被要求賠償5萬元。淮安的6家商戶則都在2021年6月17日同一天出售了被訴商品,11月22日同時收到法院傳票,被景德鎮陶瓷協會要求賠償6萬元。浙江的黃先生向記者提供了他和相鄰店家被訴商品的交易記錄,二人都是在5月25日當天分別賣出一套帶有“景德鎮”字樣的茶具,交易時間前後僅相隔19分鐘。又在11月5日同一天收到了法院傳票,要求的賠償侵權金額則都是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