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三幅書畫珍品 | 無名指

我已計劃好最近3個月去3次台灣,為了看3幅書畫珍品。黃公望《富山春居圖》、蘇軾《寒食帖》、顏真卿《祭姪文稿》(見圖),將於不同時間在台灣故宮博物院展出。書畫作品每次展出都是耗損,所以展期短間隔長,下次不知幾時再見,且行且珍惜。
已近9年沒展出的黃公望《富山春居圖》(無用師卷)是「山水畫第一神品」,作於600多年前,然而今日遊富春江,仍可依稀認出其山水地貌。很多文物都曾歷劫重生,此畫亦有故事,話說收藏家吳洪裕想以它陪葬,千鈞一髮之際其姪從火中救出燒成兩截的畫卷,佔原畫85%的一段後稱「無用師卷」,斷開的一小幅叫「剩山圖」,後者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富山春居圖》無用師卷在台北展出至11月18日,睽違10年的蘇軾《寒食帖》於20號接力。此帖既是書法珍品,亦為東坡「黃州寒食詩」原稿,有着雙重藝術創作的份量。寒食節有禁火習俗,《寒食帖》卻宿命似的惹火。火燒圓明園時險遭焚毀,後流落民間兩次遇火都化險為夷,仿有神明庇佑。
《寒食帖》元旦後撤走,1月14日「行書天下第二」顏真卿《祭姪文稿》上場,於嘉義故宮南院展出。顏氏一門忠烈,顏季明於安史之亂被安祿山所殺,後顏真卿尋得姪兒頭顱,極度悲憤中一揮而就,寫下字字泣血的《祭姪文稿》。全篇200多字,卻有超過30處塗改,加上情緒激動顧不上蘸墨,枯筆疾書寫出飛白,既有層次亦具感染力。(IG︰tamkeiho)
資深唱片人兼樂迷
譚紀豪